三國江東指的是哪些地方 三國江東指的是哪些地方是現在什么地區(qū)
2022-12-03
更新時間:2022-11-21 09:00:18作者:佚名
百川灌河翻譯:眾多的河流注入黃河。該句出自道家經典著作《莊子》中的《秋水》一文,它以河伯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宇宙無限,人的認識和作用因為受客觀限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滿自足,要不斷開拓進取。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p>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秋天的洪水隨著季節(jié)漲起來了,眾多的河流注入黃河。水流巨大,兩岸的水邊洲島之間,不能辨別牛馬。在這個時候,河神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所有盛美的東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順著水流向東行進,到了渤海。面向東看不見水的盡頭。
在這個時候,河神才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看法,抬頭仰望著海神感嘆道:“俗語有這樣的說法‘聽說了上百條道理便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說的就是我啊。而且我還曾經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見聞少,認為伯夷的道義輕。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無邊無際,我如果不到你面前來,那就危險了。我會永遠被有學識的人譏笑。”
海神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它們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對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蟲不可與它們談論冰雪的事情,是因為它被生存的時令所局限;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縛。
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淺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沒有什么比海更廣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水從尾閭泄流排放出去,雖然永無停止的時候,但海水卻不見減少而流盡;海水不因季節(jié)變換而有所增減,也不因水災旱災而受影響。
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量器來計算。可是我從不曾因此而自滿,自認為從天地那里承受到形體并且從陰和陽那里稟承到元氣,我存在于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
我正以為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憑什么能自滿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蟻穴存在于曠野之中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不就像細小的米粒存在于大糧倉里嗎?
人們用萬這個數目來稱呼物類,人不過占其中之一;人們聚集于九州,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每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xù)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于這毫末般的天下呢!
伯夷辭讓君位以此來博得名聲,孔子談論天下以此獲得博學的美名;這兩個人(伯夷,仲尼)的自我滿足,不正很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漲而自滿一樣嗎?”
1、時:按季節(jié)。
2、灌:注人。河:黃河。
3、涇(jìng)流:水流。
4、兩挨(sì):河的兩岸。挨:水邊。渚(zhǔ)崖:水洲岸邊。渚:水中洲島。
5、辯:通“辨”。
6、焉:乎。河伯:黃河之神。伯,長者之稱。
7、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以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這里。
8、東面:臉朝東。端:邊,盡頭。
9、旋其面目:改變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旋:轉,轉變。
10、望洋:仰視的樣子,也作“望羊”、“望陽”,然解作望見海洋亦通。若:即海若,海神。
11、野語:俗語,諺語。
12、莫己若:賓語前置,即莫若己,沒有人比得上自己。我之謂也:即謂我也。
13、少仲尼之聞:認為孔子的學識少。聞:學識,學問。輕伯夷之義:認為伯夷的義行輕。伯夷:商代諸侯孤竹君的長子,歷來被看做義士的典型。少、輕,作動詞用。
14、子:您。本指海神,這里借指海。難窮:難以窮盡。窮:盡
15、殆:危險。
文章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使抽象的道理變的生動形象,同時也采用了對話形式,北海若的話代表了莊子的思想,黃河伯的話代表了莊子要批判的思想。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zhàn)國中后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道家學說匯總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
他最早提出的“內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其作品收錄于《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