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南陵縣教師資格認定公示時間+公示名單
2022-12-09
更新時間:2022-12-04 13:02:44作者:未知
《將相和》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通過記敘這三個相對獨立而又緊密聯(lián)系的小故事,從而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經(jīng)過,刻畫了足智多謀的藺相如,驍勇善戰(zhàn)、勇于改過的廉頗的形象。
1、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發(fā)生于戰(zhàn)國時期,藺相如機智果敢,英勇無畏,重信守義;而秦王倚仗強勢,幾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別人的信賴和尊重。。本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現(xiàn)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啟示我們在面對強敵時,也應像藺相如那樣,不僅要敢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有勇有謀,有理有節(jié),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
2、澠池之會
本指戰(zhàn)國時趙國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秦王,為趙國立下功勛。
啟示我們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國家的榮譽不可侵犯。所以,為了國家利益,為了的國家榮譽不顧自身安危,敢與同強敵做斗爭。只有讓他看到你的強大與決心,才能徹底取得與強大的對手較量的勝利。
3、負荊請罪
講述了發(fā)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稱為將相和。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自己嚴厲責罰
該篇作者是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歲終),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出身于史官世家,父親司馬淡是漢武帝時的史官——太史令。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人。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生平:一說生于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開篇點出:“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苯Y(jié)尾說:“從此以后,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xié)力保衛(wèi)趙國?!边@一結(jié)尾既照應了題目“將相和”;又揭示了課文中兩位主要人物的高尚品格;還深化了主題,只有將相和好,才能國泰民安。表面上看,將相不和是因為藺相如一升再升,官位比廉頗高,實質(zhì)是廉頗的錯誤認識;他們和好表面上是廉頗用于改過、負荊請罪,實際上是他們的愛國思想。因為他們都認識到將相不和,趙國危矣!
戰(zhàn)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暗算。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后廉頗終于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