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試圖讓我們走向戰(zhàn)爭”(他試圖讓全家人都服從他的意志翻譯)
2024-07-07
更新時(shí)間:2024-07-07 08:59:58作者:佚名
襄邑道中 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fēng)。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陳與義,號簡齋。杜甫詩的音節(jié),是唐律詩里最洪亮而又沉著的,很多學(xué)杜甫的人忽略了。而陳與義注意到了。特別在經(jīng)受靖康之難后,詩人經(jīng)受了與杜甫安史之亂相同的逃亡,有了和杜甫一樣,國破家亡,淪落天涯的感悟。他的詩后期有:草草檀公案,茫茫杜老詩?!?,”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
詩人寫這首詩時(shí),正是任滿回京途中。襄邑,在今河南。
兩岸紅花開得燦爛,照得船也紅通通的,長長榆樹堤,給我?guī)戆肴沼茱L(fēng)。躺著看天,云半天也不動,卻不知,云和我一樣,都是奔著東去也。
詩人應(yīng)是高興的,紅花染紅了船,榆堤送來榆風(fēng)。這里的風(fēng),是”好風(fēng)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風(fēng)。詩人寫的上京路,何嘗不是”青云路“?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這里有參照物的選擇。詩人以船和自己作參照物,云不動,自己和船也不動;如果以岸為參照物,自己和船是向東的,云也自然向東。詩人是不是也想到,我在船里啥事也沒干,但離京越來越近,離志向越來越近。天上掉餡餅,運(yùn)氣好到爆。
關(guān)于詩與樂(音樂)與舞蹈的關(guān)系,古人是這樣說的:
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
志在心,聲在耳,容在眼。通過眼與耳,到達(dá)心與心通。所以詩為樂心,聲為樂體。
古之歌者,先有詞,后有聲。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
也就是說,古代,士人先寫出詩,歌唱家唱出來,音樂家因之作曲。所以是”聲依詠“。
近人呢,先有聲,再填詞,是”詠依聲“。
這體現(xiàn)了古今何為貴的問題。古代,以士大夫?yàn)樽?,藝者,伎也,地位低下。所以藝術(shù),都要因詩人之志而立。比如樂曲家,歌唱家,包括書法,都不是”大道”, 為“小道”耳。
今天呢,藝與術(shù)為尊,“文”轉(zhuǎn)向了幕后,成了小道,所以“詠依聲”。現(xiàn)在的作詞人,編劇,小說家,作家等等,哪有演員,歌唱家風(fēng)光?可能現(xiàn)在文人的“志”無法立足,只能附在“藝術(shù)”身上,休閑時(shí)娛樂一下。
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孟子說:仁言不如仁之聲入人深也。就是說,言可文過飾非,而音樂與歌唱,不可隱匿。音樂與歌唱,是心之所動,心動,不可偽裝。說話,可以言不由衷,歌唱與音樂,一點(diǎn)假都摻不得。今人在追求真情實(shí)感,而不是偽裝。
本文結(jié)束,喜歡的朋友們請點(diǎn)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