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域救援五個必須(消防水域救援五個決不允許)
2022-12-03
更新時間:2022-09-29 11:20:47作者:佚名
洛陽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是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qū)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新石器時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黃河中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臺地上,分布著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后在洛陽一帶發(fā)現(xiàn)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dāng)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今偃師二里頭)為都。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商湯之后的數(shù)代帝王均以此為都,前后累計200余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后,為控制東方地區(qū),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
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于成周定鼎于郟鄏,曾遷殷頑民于成周,并以成周八師監(jiān)督之。當(dāng)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自此,有23個國王都居洛陽,前后歷經(jīng)500余年之久。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后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設(shè)新室東都和中市。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
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黃初元年(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shè)司隸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洛共計330余年。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道行臺省;三年,廢行臺,以洛州刺史領(lǐng)總監(jiān);十四年,于金墉城別置總監(jiān)。大業(yè)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里處,新建洛陽城。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fù)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閿鄉(xiāng)、桃林、陜、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嵩陽、陽城等18縣。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魯州等九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陽城、嵩陽、陸渾、伊闕等9縣。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對都城進行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以更大的規(guī)模開鑿龍門石窟,奉先寺盧舍那大像龕便是盛唐雕刻藝術(shù)的輝煌代表。武則天還令薛懷義為白馬寺住持,大規(guī)模整修白馬寺。唐代,中國佛教臻于鼎盛,佛教史上勢力最大、影響最廣、流傳最久的教派禪宗在洛陽形成。唐玄宗長期居洛,曾敕令大修中岳廟,并賜風(fēng)穴寺(在今汝州)內(nèi)佛塔名七祖塔。
唐天祐四年(907年),唐室亡祚,其后中原地區(qū)相繼出現(xiàn)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短暫的王朝,史稱五代。其中,后梁、后唐、后晉均曾都洛陽,后漢、后周以洛陽為陪都。這一時期洛陽仍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以上計夏、商、西周、東周、東漢、三國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朝以洛為都,洛陽成為中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此外,新莽末年更始帝、隋末王世充、唐中葉安祿山都曾在洛陽立國。
宋以洛陽為西京,置河南府。朝廷設(shè)國子監(jiān)于洛陽,名臣遺老和文人學(xué)士多會于此,趙普、呂蒙正、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都曾居住洛陽。理學(xué)家程氏兄弟、邵雍等,在洛陽著書講學(xué)。司馬光在洛陽完成了史學(xué)巨著《資治通鑒》。
金代定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并河南縣入洛陽縣。時因洛陽舊城毀棄,便在隋唐城東北角另筑新城,周圍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僅是隋唐洛陽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自元代始,洛陽不復(fù)為京,降為河南府治。明代河南府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等10縣,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陽仍為河南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shè)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民國9年(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shè)置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民國12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適于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21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并一度適洛辦公。七七事變后,華北大部分地區(qū)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zhàn)區(qū)長官司令部駐洛陽。民國28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qū)為市,與洛陽縣并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并入洛陽市,其余部分劃入偃師、孟津、宜陽等縣。1956年,相繼建成洛陽市老城區(qū)、西工區(qū)和郊區(qū),次年成立瀍河區(qū)。1982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新成立吉利區(qū)。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1986年,洛陽地區(qū)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洛陽郊區(qū)更名為洛龍區(qū),轄8個鄉(xiāng)鎮(zhèn),1個辦事處。至2015年,洛陽市共轄1市8縣6區(qū),1個正廳級規(guī)格的洛陽新區(qū)、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1個國家級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2個省級開發(fā)區(qū)、17個省級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