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籍貫是填中國嗎(籍貫填寫中國嗎)
2022-12-03
更新時間:2022-11-22 14:01:40作者:佚名
題圖
王義偉/文 2022年11月22日,俄烏戰(zhàn)局進展到第二百七十二天。
近一段時間,俄烏沖突最大的看點,就是俄羅斯頻頻發(fā)出和談信號,美國等西方國家也紛紛勸說烏克蘭走上談判桌。
面對撲面而來的促談壓力,烏克蘭方面顯然是抗拒的??偨y(tǒng)澤連斯基報出了超高標準的談判條件,幾乎就是要俄羅斯無條件投降。烏克蘭軍方的態(tài)度則更加強硬,拒絕一切談判方案。
甚至,根據(jù)英國媒體天空新聞11月19日的報道,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加夫里洛夫預測說,烏軍可能在圣誕節(jié)前重新奪回克里米亞半島,并在2023年年初結束戰(zhàn)斗。俄羅斯媒體報道說,持類似觀點的烏克蘭官員不在少數(shù)。
持平而論,加夫里洛夫的觀點更像是一種用以鼓舞民心士氣的宣傳策略,軍事上的可行性很低。因為現(xiàn)在的烏軍還集結在第聶伯河右岸,與克里米亞半島隔著河,隔著俄軍控制的赫爾松州大部分地區(qū),而且,赫爾松州和克里米亞半島之間,只有寬不足10公里的陸地相連。烏軍要想渡過河、穿越赫爾松州、通過不足10公里的地帶攻占克里米亞,實在是太難了。
反倒是俄軍是否會發(fā)起新一輪冬季攻勢,成了一個懸念。
筆者總結,有如下幾個因素,可能會促使俄軍在頓巴斯地區(qū)展開高強度的進攻行動。
資料圖
第一,以打促談。
需要指出的是,談判是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的策略。2月24日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后不久,俄烏雙方就開始談判了,之后斷斷續(xù)續(xù),再之后徹底斷掉。在通過公投將烏東、烏南四個州納入自己的版圖之后,俄羅斯發(fā)出的談判信號更加明確。發(fā)送新一輪戰(zhàn)場攻勢,將烏克蘭真正打疼,是將烏克蘭逼上談判桌的途徑之一。
第二,30萬軍隊陸續(xù)到位,武器裝備后續(xù)有保障,具備了發(fā)動冬季攻勢的物質、人員基礎。
俄羅斯是9月21日發(fā)布局部動員令的,迄今兩個月。動員令雖然在國內部分城市引發(fā)抗議,但總體進行還算順利,30萬部隊陸續(xù)訓練完成投入戰(zhàn)場。
另外,有俄羅斯高層的督促,還有相關措施的實施,俄羅斯軍工企業(yè)正全力生產各種武器裝備。不久前,俄羅斯前總統(tǒng)、現(xiàn)任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視察了烏拉爾機車車輛廠,社交媒體曝光的視頻顯示,這家軍工廠的坦克生產線滿負荷運轉。
最新的消息也顯示,俄軍所有導彈部隊都已換裝現(xiàn)代化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系統(tǒng)。俄方還計劃在12月啟動3款新型無人機的量產工作。
這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最大的不同,對于維持戰(zhàn)爭機器的運轉,俄羅斯是有造血功能的,烏克蘭主要靠外部的輸血。
第三,為了完成特別軍事行動的既定目標。
正所謂師出有名。俄羅斯發(fā)動特別軍事行動的關鍵原因,就是頓巴斯地區(qū)的兩個州鬧獨立,遭到了烏克蘭的鎮(zhèn)壓,俄羅斯了為了保護該地區(qū)俄羅斯族人的權益而出兵。經過9個多月的戰(zhàn)爭,頓巴斯地區(qū)的盧甘斯克州,大部分被俄軍占領,至于頓涅茨克州,只占領了一半。如果俄軍一鼓作氣,占領頓巴斯兩個州全部土地,也算是完成了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
綜上,俄羅斯發(fā)起冬季攻勢的可能性是有的。如果俄羅斯發(fā)起冬季攻勢,十有八九,戰(zhàn)場就在頓涅茨克。
問題是,自從2014年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烏軍在該地區(qū)苦心經營了8年,修筑了堅固的防御陣地,為的就是防備俄軍前來進攻。今年4、5月份的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攻防戰(zhàn),其慘烈程度震驚全球。馬里烏波爾就是屬于頓涅茨克州的。所以,頓涅茨克是一塊硬骨頭。
俄羅斯會發(fā)起冬季攻勢嗎?
時間會給出答案。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王義偉經濟觀察報部門主任
經濟觀察報海外部主任,臺海問題專家,長期關注民營經濟、國際經貿和反傾銷,對宏觀經濟也有深入觀察。
延伸閱讀:
媒體:美為防烏輸?shù)魶Q戰(zhàn) 正準備最后關頭與俄談判籌碼
來源:補壹刀
執(zhí)筆/斷水刀
隨著歐洲能源危機加劇,美國的“賺”和歐洲的“慘”的對比日趨明顯。
據(jù)《金融時報》日前報道,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國際能源市場震蕩,油價上漲,美國石油生產商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今年二三季度更是成為美國能源行業(yè)有史以來最賺錢的6個月,獲利超過2000億美元并將“繼續(xù)迎來前所未有的一年”,一些企業(yè)到年底將擁有“破紀錄”的現(xiàn)金流。
這樣龐大的利潤,也難怪有網(wǎng)友感嘆,“這已經不是薅歐洲的羊毛了,而是直接割歐洲的肉啊”。
種種困境交織下,歐洲好像坐不住了,這周發(fā)生的幾件事,也許是一個信號......
1
資料圖
除了石油,天然氣上美國也從歐洲吸了不少血。
美國“商業(yè)內幕”網(wǎng)站援引業(yè)內人士的話說,在美國以6000萬美元的成本裝滿一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運到歐洲就可以賣到2.75億美元,漲幅達358%。
除去運輸?shù)瘸杀?,每艘船的凈賺就?.5億美元!
此前,在歐洲聲討美國“以接近四倍市場價將天然氣賣到歐洲”時,美國還曾“辯解”道,“差價都被歐洲中間商賺去了”。
但現(xiàn)在美國應該裝不下去了。美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商和出口商切尼爾能源公司共同創(chuàng)始人和前首席執(zhí)行官查里夫·蘇基就坦言:“隨著歐洲面臨許多‘悲慘冬天’中的第一個,美國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
相比之下,歐洲的損失實在是顯得太慘烈了。
以德國為例,8日,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發(fā)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能源危機給德國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近1100億歐元。這也是德國繼20世紀70年代后期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高的收入損失。
該研究還顯示,德國公司出口產品價格的上漲幅度遠低于進口商品價格的漲幅,因此能源價格上漲的負擔很大一部分將由德國國內消費者承擔。
這些數(shù)據(jù)落到歐洲各國老百姓頭上,那些困難都是實打實看得見摸得著的。
受生活成本飆升和通脹等壓力影響,老百姓對“夜里不開燈”“冷了不開暖氣”的日子早就苦不堪言,也“越來越厭倦不變調的對抗性言論和對俄羅斯無休止的無端指責”。
剛剛過去的這周,歐洲民眾的罷工和游行更是愈演愈烈。
資料圖
9日,比利時和希臘均舉行全國性罷工。比利時多個城市的公共汽車和地鐵交通已處于停滯狀態(tài),希臘則因為交通部門均參與其中,海陸空集體癱瘓。
10日,英國工會發(fā)起大罷工,倫敦地鐵和公交大面積停運。同一天,法國也舉行今年第三次跨行業(yè)大罷工,巴黎地鐵七條線路完全關閉。
前幾日,意大利數(shù)萬人還舉行了反戰(zhàn)反制裁游行。 有受訪游行示威者表示,“歐洲主要國家現(xiàn)在爭相加強軍備,我認為不能這樣,當務之急是實現(xiàn)和平,但歐洲加強軍備顯然不是為了和平”,“不能讓普通民眾為沖突埋單,沖突是政府決定的,但承受代價的總是民眾”。
在這場游行之前,意大利政府已凍結向烏克蘭發(fā)送新一批即第六批軍事援助。意大利前總統(tǒng)貝盧斯科尼也為結束俄烏沖突提出了一個建議:停止一切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美國和西方國家只給烏克蘭重建城市的費用。
日前,法國也公開了智庫報告,正面回應了“誰是法國的敵人”這一問題。該報告直言,法國的敵人在華盛頓和倫敦 ,而非北京和莫斯科……
被傷害如此之深的歐洲,還會配合美國繼續(xù)“表演”下去嗎?
2
美國計劃從歐洲那里“割的肉”,遠不止能源價格那么簡單。
制造業(yè)方面,難以負擔的能源價格迫使大量原本屬于歐洲的制造業(yè)加速回流美國。
美國總統(tǒng)拜登前段時間簽署的《削減通脹法案》更是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扶持“美國制造”,“吸走”了大批“跑路”的歐洲企業(yè)。
經濟方面,11月美聯(lián)儲連續(xù)第四次加息,歐洲經濟瀕臨衰退。歐洲《現(xiàn)代外交》網(wǎng)站刊文稱,美國政府就是歐洲財富外流的始作俑者。
種種困境交織下,歐洲好像終于坐不住了。
7日,歐盟方面明確表示,因美國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破壞美歐之間“公平競爭”環(huán)境,歐盟已向美方發(fā)出書面警告,并將考慮采取報復性措施。
歐盟認為,該法案在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相關產品等領域帶有歧視性要求,使歐洲產品難以在美國保持競爭力,破壞了貿易領域的公平競爭原則。
有歐盟委員表示:如果以目前的形式實施,該法案不僅可能給美國及其最密切的貿易伙伴造成經濟損害,導致效率低下和市場扭曲,還可能引發(fā)一場有害的全球補貼競賽,爭奪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和投入。
其實早在上個月底,在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巴黎舉行會談時,就已經表達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憂,認為該法案“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接下來可能會考慮對美國進行貿易報復,對美國掠奪歐盟的行為進行反擊。
資料圖
一些經濟學家也警告,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和供應鏈持續(xù)阻滯正威脅歐洲,可能導致歐洲開始“去工業(yè)化”。在美國較穩(wěn)定的能源價格和政策支持吸引下,歐洲企業(yè)正把生產轉移到美國。
換言之,不管哪條賽道,美國都是歐洲能源危機的“最大受益者”。
與此同時,歐美在俄烏沖突方面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也面臨迅速瓦解的風險。因為共和黨人大多不支持援烏,歐洲也擔心共和黨一旦贏得本次中期選舉控制國會,可能會結束美國對烏克蘭的關鍵支持。
當然,歐盟自己其實也已經拿不出錢了。歐盟曾承諾今年援助烏克蘭90億歐元,但8日聲稱,最后30億歐元無法在今年年內到位。
不過美國那邊,自己的算盤正打得響亮,一點不想吃虧。
本周有消息人士透露,白宮要求盟友不和俄羅斯來往,自己卻在私下要求美國各大銀行與俄羅斯“有戰(zhàn)略意義的企業(yè)”繼續(xù)保持業(yè)務往來,其中包括摩根大通以及花旗集團等銀行業(yè)巨頭,為了減少對俄制裁帶來的不利影響。
3
同時,在俄烏沖突上美國開始籌劃第二手準備,那就是往歐洲運送核武器。
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拜登政府此前提交給美國國會的2023財年國防預算文件顯示,美國計劃投入3.84億美元,對位于英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和土耳其等6個北約成員國的核彈存儲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使其具備部署B(yǎng)61—12型核彈的能力。
這種戰(zhàn)術核彈原定明年春季交付,如今提前到今年12月運抵,預計在明年3、4月份部署完成,正式形成戰(zhàn)斗力。
有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為防止烏克蘭輸?shù)魶Q戰(zhàn),想在最后關頭將核武器作為籌碼,與俄羅斯談判。
只是最后受傷的,恐怕依然是歐洲。
雖然美國口口聲聲說加速部署與“當前烏克蘭局勢無關”,但在歐洲升級武器庫無疑會給俄烏沖突火上澆油。
俄駐美大使阿納托利·安東諾夫近日指出,“在局勢緊張、風險激增的現(xiàn)階段,核國家承擔著防止局勢升級的特殊責任?!?/p>
在非核國家境內部署此類核武,本身也違反了核不擴散條約,無疑會提升爆發(fā)動用此類核武之戰(zhàn)爭的風險。
一方面,此舉加劇了歐洲乃至全球的“核擴散”風險。將使歐洲“核風險”進一步上升,給歐洲乃至全球戰(zhàn)略安全與穩(wěn)定、國際軍控體系都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
但另一方面,對一些深陷俄烏沖突的北約國家來說,也是不得不對美國體現(xiàn)出極強的安全依賴,希望通過與美國實現(xiàn)“核共享”,提高自己的安全感。
美國與歐洲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歐洲可能還不想從“裝睡”中醒過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