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主要分布于東北、河北、河南等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大多分布在海 拔600米以上的向陽山坡或疏林草地。
飛廉是中國傳統(tǒng)中藥材,有祛風,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的作用,又名飛輕(《本經(jīng)》),天薺、伏豬、伏兔、飛雉、木禾(《別錄》),飛廉蒿(《千金翼方》),老牛錯(《黑龍江中藥》),紅花草、刺打草,雷公菜(《湖南藥物志》),大力王、楓頭棵,飛簾(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薊分布于中國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陜西、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生長在海拔400-2100米的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
日本續(xù)斷,川續(xù)斷科,川續(xù)斷屬,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以上。生于山坡草地較濕處或溪溝旁,陽坡草地亦有生長。
黃花鐵線蓮生于海拔200-1000米間的山坡雜草叢中及灌叢中。該種根為藥用:有祛瘀,利尿,解毒之功效。該種不僅有良好的藥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黃芩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zhì)根莖肥厚,葉堅紙質(zhì),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huán)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紅紋馬先蒿分布于我國北方諸省,自河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生于海拔1,300-2,650米的高山草原中及疏林中,花期6-7月;果期7-8月。
山野豌豆為優(yōu)良牧草,蛋白質(zhì)可達10.2%,牲畜喜食。中國民間藥用稱透骨草,有去濕,清熱解毒之效,為瘡 洗劑。該種繁殖迅速,再生力強,是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及綠肥作物之一。
薄荷多生于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全株青氣芳香。葉對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結(jié)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芹葉鐵線蓮分布于青海東部、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內(nèi)蒙古。生于山坡及水溝邊。
黃花菜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地緣或山坡均可栽培。對光照適應范圍廣,可與較為高大的作物間作。
魁薊分布寧夏、山西、河北、河南、陜西、甘肅及四川西北部。生于山谷、山坡草地、林緣、河灘及石灘地,或巖石隙縫中或溪旁、河旁或路邊潮濕地及田間,海拔700—3400米。
高山露珠草生長于潮濕處和苔蘚覆蓋的巖石及木頭上,垂直分布自海平面至海拔2500米。廣布于北緯30度至65度間的北方森林中,低緯度時則限于高海拔地帶。
鐵線蕨在中國廣布于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貴州、云南、四川、甘肅、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鐵線蕨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guī)r上或石灰?guī)r洞底和滴水巖壁上,為鈣質(zhì)土的指示植物,海拔100-2800米。
鈍萼附地菜分布于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qū)。生低山山坡草地、林緣、灌叢或田間、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