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藥底(升藥底是什么)
2023-04-30
更新時間:2023-04-26 20:57:26作者:未知
別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紅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
性味:辛、熱。
歸經(jīng):歸心、脾經(jīng)。
入藥部位:茄科辣椒屬植物辣椒,以果實、根和莖枝入藥。
形態(tài)特征:本品呈圓錐形、類圓錐形,略彎曲。表面橙紅色、紅色或深紅色,光滑或較皺縮,顯油性,基部微圓,常有綠棕色、具5裂齒的宿萼及果柄。果肉薄。質(zhì)較脆,橫切面可見中軸胎座,有菲薄的隔膜將果實分為2~3室,內(nèi)含多數(shù)種子。氣特異,味辛、辣。
用法:0.9~2.4g,外用適量。
炮制:果皮變紅色時采收,除去枝梗,曬干。
功效:溫中散寒,健胃消食。
主治:用于胃寒疼痛,胃腸脹氣,消化不良;外用治凍瘡,風(fēng)濕痛,腰肌痛。
①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辣椒酊或辣椒堿,內(nèi)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jìn)食欲、改善消化的作用。動物試驗(巴索夫胃痿狗)證明,辣椒水的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加強胃的運動。用各種辣椒制成的調(diào)味品,人口服后,可增加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大劑量口服可產(chǎn)生胃炎、腸炎、腹瀉、嘔吐等。曾有報告辣椒對離體動物腸管有抑制及解痙作用。
?、诳咕皻⑾x作用
辣椒堿對蠟樣芽胞桿菌及枯草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無效。其枝、葉并無抗菌作用,僅對結(jié)核桿菌有很輕微的抑制。10~20%辣椒煎荊有殺滅臭蟲的功效。
③發(fā)赤作用
外用作為涂擦劑對皮膚有發(fā)蘇作用,使皮膚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擴張,促進(jìn)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旺盛。酊劑可用于凍瘡;但也有人認(rèn)為,辣椒僅強烈刺激感覺神經(jīng)末梢,引起溫暖感,對血管則很少影響,高濃度也不發(fā)泡,故不能視為發(fā)赤劑。
④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
辛辣物質(zhì)(生姜、胡椒,特別是辣椒)可刺激人舌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上升(特別是舒張壓),對脈搏無明顯影響。辣椒堿或辣椒制劑對麻醉貓、犬靜脈注射可引起短暫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及呼吸困難,此乃刺激肺及冠脈區(qū)的化學(xué)感受器或伸張感受器所引起。對離體豚鼠心房則有直接的興奮作用,對大鼠后肢血管也有收縮作用。
⑤其他作用
國外曾報道,食用紅辣椒作調(diào)味品(品種不明)的食物3周后,可使血漿中游離的氫化可的松顯著增加,尿中的排泄量也增加;還能降低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地上部分的水煎劑對離體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
1、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炎,肺結(jié)核以及痔瘡患者忌用。
2、辣椒有刺激性,如有瘡癤、牙痛或眼部疾病,不宜食用。
①治痢積水瀉:辣茄一個。為丸,清晨熱豆腐皮裹,吞下。(《醫(yī)宗匯編》)
②治瘧疾:辣椒子,每歲一粒,二十粒為限,一日三次,開水送服,連服三至五天。(吳縣《單方驗方選編》)
③治凍瘃:剝辣茄皮,貼上。(《綱目拾遺》)
④治毒蛇傷: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腫定痛,傷處起小泡,出黃水而愈。食此味反甘而不辣?;蚪罓€敷傷口,亦消腫定痛。(《百草鏡》)
1、《綱目拾遺》:辣茄性熱而散,亦能祛水濕。有小仆暑月食冷水,臥陰地,至秋瘧發(fā),百藥罔效,延至初冬,偶食辣醬,頗適口,每食需此,又用以煎粥食,未幾,瘧自愈。良由胸膈積水,變?yōu)槔涮?,得辛以散之,故如湯沃雪耳?/p>
2、《百草鏡》:洗凍瘡,浴冷疥,瀉大腸經(jīng)寒癖。
3、《藥性考》:溫中散寒,除風(fēng)發(fā)汗,去冷癖,行痰逐濕。
4、《食物宜忌》:溫中下氣,散寒除濕,開郁去痰,消食,殺蟲解毒。治嘔逆,療噎膈,止瀉痢,祛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