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藥底(升藥底是什么)
2023-04-30
更新時間:2023-04-29 10:33:33作者:未知
別名:肉碎補、石巖姜、猴姜、毛姜、申姜、爬巖姜、巖連姜。
性味:苦;性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
入藥部位: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的干燥根莖。
形態(tài)特征:本品呈扁平長條狀,多彎曲,有分枝,長5~15cm,寬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鱗片,柔軟如毛,經(jīng)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兩側(cè)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少數(shù)有葉柄殘基及須根殘留。體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紅棕色,維管束呈黃色點狀,排列成環(huán)。無臭,味 淡,微澀。
內(nèi)服:煎湯,10~2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曬干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功效:補腎強骨,活血止痛。
主治:治脫發(fā) 骨碎補15g,酒90g。浸10余天,濾取藥液,涂搽患處,每日2~3次。(《安徽中草藥》)
(22)治雞眼,疣子 骨碎補9g,磁粉末,浸泡于95%乙醇100ml中,泡3d即成。用時先以溫水將足部雞眼或疣子洗泡柔軟,用小刀削去其外層厚皮,再涂擦骨碎補乙醇浸劑,每2h擦1次,連續(xù)4~6次,每日最多10次。(《中醫(yī)雜志》1964,8:37)
陰虛內(nèi)熱及無瘀血者慎服。
1.《本草經(jīng)疏》 不宜與風(fēng)燥藥同用。
2.《本草匯言》 如血虛風(fēng)燥,血虛有火,血虛攣痹者,俱禁用之。
3.《得配本草》 忌羊肉、羊血、蕓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