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藥底(升藥底是什么)
2023-04-30
更新時間:2023-04-28 20:04:29作者:未知
別名:水澤、如意花、車苦菜。
性味:味甘、淡,性寒。
歸經:歸腎、膀胱經。
入藥部位:為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塊莖。
形態(tài)特征:本品呈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175px,直徑2~150px。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橫向環(huán)狀淺溝紋和多數(shù)細小突起的須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狀芽痕。質堅實,斷面黃白色,粉性,有多數(shù)細孔。氣微,味微苦。
用法:6~10g。
炮制:1、澤瀉:除去雜質,稍浸,潤透,切厚片,干燥。
2、鹽澤瀉:取澤瀉片,照鹽水炙法炒干。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癥。
1、《金匱要略》:澤瀉、白術。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瀉小便短少者。
2、《傷寒論》:與茯苓、豬苓、桂枝等配用,如五苓散可治療水濕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腫。
3、《丹溪心法》:與厚樸、蒼術、陳皮等配伍,如胃苓湯可治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
腎虛滑精、無濕熱者禁服。
1、《本草衍義》:其供尤長于行水。
2、《本草匯言》:利水之主藥。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謂能利膀胱、包絡之火,膀胱包絡有火,病癃閉結脹者,火瀉則水行,行水則火降矣,水火二義,并行不悖。
3、《本草通玄》: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
4、《藥品化義》:除濕熱,通淋濁,分消痞滿,透三焦蓄熱停水,此為利水第一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