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藥底(升藥底是什么)
2023-04-30
更新時間:2023-04-29 16:12:10作者:佚名
別名:馬蹄、烏芋、地栗、地梨、苾薺、通天草。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入藥部位:為莎草科荸薺屬植物荸薺的球莖及地上部分。
形態(tài)特征:球莖圓球形,略扁,大者直徑可達3厘米,厚約2.5厘米,大小不等,下端中央凹入,上部頂端有數(shù)個聚生嫩芽,由枯黃的鱗片包裹。球莖外皮紫褐色或黑褐色,上有明顯的環(huán)節(jié),節(jié)上常有黃褐色膜質(zhì)的鱗葉殘存,有時附有小側(cè)芽。質(zhì)脆,內(nèi)部白色,富含淀粉和水分,壓碎后流出白色乳汁。氣微,味甜。
用法:球莖:2~4個;或適量搗汁服。
地上全草:15~30g。
炮制: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曬干;球莖可鮮用。
功效: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降血壓。
主治:用于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矽肺,痔瘡出血;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虛寒及血虛者慎服。
1、治太陰溫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滯不快者:荸薺汁、梨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用蔗漿)。臨時斟酌多少,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溫病條辨》五汁飲)
2、治咽喉腫痛:荸薺絞汁冷服,每次四兩。(《泉州本草》)
3、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薺,洗凈拭干,勿令損破,于瓶內(nèi)入好燒酒浸之,黃泥密封收貯。遇有患者,取二枚細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瑤經(jīng)驗方》)
4、治黃疸濕熱,小便不利:荸薺打碎,煎湯代茶,每次120g。(《泉州本草》)
5、治腹?jié)M脹大:烏芋去皮,填入雄豬肚內(nèi),線縫,砂器煮糜食之,勿入鹽。(《本草經(jīng)疏》)
6、治痞積:荸薺于三伏時以火酒浸曬,每日空腹細嚼七枚,痞積漸消。(《本經(jīng)逢原》)
7、治尋常疣:將荸薺掰開,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體,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龐體角質(zhì)層軟化,脫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為止。連用七至十天。(《中華皮膚科雜志》12(2):74,1966)
8、治小兒口瘡:荸薺燒存性,研末摻之。(《簡便單方》)
9、治肝經(jīng)熱厥,少腹攻沖作痛:大荸薺四個,海宅(漂去石灰礬性)一兩。上二味,水二鐘,煎八分服。(《古方選注》雪羹)
《本草綱目》:按王氏《博濟方》治五積,冷氣攻心,變?yōu)槲咫踔T病,金鎖丸中用黑三棱,注云:即鳧茈干者,則汪氏所謂消堅之說,蓋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