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芽土豆還能吃嗎 發(fā)芽土豆還能吃嗎圖片
2022-12-03
更新時間:2022-06-04 05:01:57作者:佚名
意思是:人找不到兔子需要狗來撲捉,等捉到了兔子,狗也就沒用了,所以把狗也吃了。比喻成就事業(yè)后就把有功之臣?xì)⒘耍荒芄不茧y,不能共歡樂,多指專權(quán)。兔死狗烹是諷刺用語,多用在被人利用,到最后又被踢開的情況下。經(jīng)常用來比喻幫助統(tǒng)治者奪得權(quán)位的人,在完成任務(wù)之后被殘忍的殺害或者拋棄。
出自: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在很多歷史故事中,臣子幫助君主奪得天下和權(quán)力,在事成之后君主會覺得臣子是個禍害,甚至?xí)绊懼蟮闹\略大計(jì),便會將一起打天下的臣子殺害或者流放,韓信、蕭何就是這類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傍B盡弓藏,兔死狗烹”常用來形容古代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撰寫的紀(jì)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后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chuàng)作。該著作前后經(jīng)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典故:范蠡是春秋時越王勾踐很得力的一位謀臣。在勾踐被吳王夫差圍困在會稽山的最艱難的時候,是范蠡獻(xiàn)策讓勾踐忍辱負(fù)重,待機(jī)圖報(bào);后來越王經(jīng)過臥薪嘗膽,又幫助勾踐策劃興兵攻吳,報(bào)仇復(fù)國,也是范蠡。范蠡對越國的功績是很大的。可是就在越王勾踐滅掉吳國,成為春秋時代最后一個霸主的時候,他卻舍去富貴榮華,自行引退,過著隱居生活。
那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范蠡離開越國來到齊國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給他從前的同事大夫文種,信上寫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意思是說:飛鳥打完了,良弓就要收藏起來;狡兔死盡了,狗就要被殺吃掉。從我的觀察看,越王頸長而鳥嘴,只可同他一起共患難,而不能同他一起享受歡樂的。你為什么不早些離開呢?
文種看了信后,覺得范蠡講得有道理。就以生病為借口,不去上早朝了。這時候,有人就乘機(jī)陷害文種,說他要謀反。越王勾踐不調(diào)查,也不分辨,就贈給文種一把寶劍,說:"你教給我七條攻打吳國的辦法,我才用了三條,就把吳國滅掉了;其余四條還在你那里,你還是帶到我的祖先那兒去試著用它們吧!"
文種無奈,只好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