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黃牛追我什么預(yù)兆(夢見我追黃牛是什么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3-01-21 12:01:52作者:未知
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jiān)年間(公元502~519年),起初名為“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400余平方米。在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這塊由清末著名學(xué)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
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鐘閣等。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沒有嚴(yán)格的中軸線。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墻稱照壁。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黃墻內(nèi)古典樓閣飛檐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于楓橋夜泊詩。佛龕背后一尊威風(fēng)凜凜的將軍像,面朝里,對著大雄寶殿,手拿金剛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韋馱,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將之首。
寒山寺的主庭園左側(cè)的花壇兩面嵌長條石刻兩塊,一為明代崇幀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刻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fēng)”。出大雄寶殿,左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達(dá)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正前方的兩層屋宇是藏經(jīng)樓。遠(yuǎn)望屋頂,可見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jīng)塑像群。藏經(jīng)樓樓上秘藏珍貴佛經(jīng),樓下叫“寒拾殿”,寒拾殿后墻的背面立一巨碑,刻著千手千眼觀音、韋馱和關(guān)公等人物。鐘樓就在寒拾殿旁。
寒山寺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墻和山門基本是一線相承,后邊的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并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則按南北向中軸線布局。寺中處處皆院,錯落相通。
寒山寺佛像雕塑別具一格,碑刻藝術(shù)天下聞名,碑廊陳列著歷代名人岳飛、唐伯虎、董其昌、康有為等人的詩碑,其中當(dāng)推晚清俞樾書張繼詩碑最為著名。如今的大鐘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江蘇巡撫陳夔龍督造。巨鐘有一人多高,外圍需三人合抱,重達(dá)2噸。大雄寶殿內(nèi)兩側(cè)壁內(nèi)鑲嵌的是36首寒山的詩碑,還有懸掛于兩側(cè)的十六羅漢像。殿內(nèi)的兩個石刻和尚就是寒山與拾得。
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有兩個年輕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們從小就是一對要好的朋友。長大后,寒山父母為他與家住青山灣的一位姑娘訂了親,然而,姑娘卻早已與拾得互生愛意。寒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決定成全拾得的婚事,于是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去蘇州出家修行。后來拾得也知道了真相,便去蘇州找到寒山,并與他一起皈依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