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出軌后的頓悟是什么? 雙子座男出軌后的最終選擇
2023-08-02
更新時間:2023-08-02 04:10:16作者:未知
1、充滿傳奇色彩的二十四橋在哪里
2、充滿傳奇色彩,歷史上10個最著名的賊
3、獨具傳奇色彩的秋分的傳說
4、傳奇色彩濃郁的苗族醫(yī)藥文化
5、龍生九子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6、猜你喜歡:
二十四橋,不知道的人以為是有24座橋。其實并不是。只是二十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本期城市文化為你介紹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蘇省揚州市,歷史上的二十四橋早已頹圮于荒煙衰草。現(xiàn)今揚州市經(jīng)過規(guī)劃,在瘦西湖西修長橋,筑亭臺,重修了二十四橋景點,為古城揚州增添了新的風韻。
二十四橋有二說。
一說謂二十四座橋。據(jù)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唐時揚州城內(nèi)水道縱橫,有茶園橋、大明橋、九曲橋、下馬橋、作坊橋、洗馬橋、南橋、阿師橋、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園橋、萬歲橋、青園橋、參佐橋、山光橋等二十四座橋,后水道逐漸淤沒。宋元佑時僅存小市、廣濟、開明、通泗、太平、萬歲諸橋?,F(xiàn)今僅有開明橋、通泗橋的地名,橋已不存在。
一說橋名“二十四”,或稱二十四橋。據(jù)李斗《揚州畫舫錄》錄十五:“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臺后?!奔t藥橋之名出自姜夔《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吳家磚橋在揚州西郊。梁羽生采用此說,所寫揚州竹西巷谷嘯風家就在此橋附近。(見梁羽生《鳴鏑風云錄》)
揚州新近修復了二十四橋景區(qū),它由玲瓏花界、熙春臺、單孔石拱橋及望春樓四部分組成。其中,石拱橋呈玉帶狀,長24米,寬2。4米,24根玉石欄桿圍以兩側(cè)。看來,這一新建景區(qū)是采用橋名“二十四”之說了。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詩已流傳了一千多年,可謂婦孺皆知。詩因橋而詠出,橋因詩而聞名。五亭橋西,即二十四橋之所在。
單橋名就引動多少文人學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筆墨官司?!稉P州鼓吹詞》說:“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據(jù)說二十四橋原為吳家磚橋,周圍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本是文人歡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時有二十四歌女,一個個姿容媚艷,體態(tài)輕盈,曾于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獻上,請杜牧賦詩。
傳說是優(yōu)美的,也有野史說成是隋煬帝的作為,二十四橋即煬帝以歌女數(shù)改名,但無以稽考,只能留給后人鑒賞。宋代沈括是以嚴謹著稱的,他在《補筆談》中,對二十四橋一一考證,論證揚州確有二十四橋,證明了揚州無愧于“橋鄉(xiāng)”的稱號。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黛玉思鄉(xiāng)之情,特別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橋,六朝遺跡……”。文學家朱自清也曾滿懷激情地追憶故鄉(xiāng)“城里城外古跡很多,如‘文選樓’、‘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橋’。
廿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層,似乎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潔白欄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橋與水銜接處巧云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隨時看到云、水、花、月,體會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妙境,遙想杜牧當年的風流佳話。
沿階拾級而下,橋旁即為吹簫亭,亭臨水邊橋畔,小巧別致,亭前有平臺,圍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輝籠罩,波涵月影,畫舫拍波,有數(shù)十歌女。淡妝素裹,在臺上吹簫弄笛,婉轉(zhuǎn)悠揚,天上的月華,船內(nèi)的燈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覺得好像在銀河中前行。橋上簫聲,船上歌聲,岸邊笑聲匯在一起,此時再詠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你定會為唐代詩人徐凝的精妙描寫撫掌稱絕。清乾隆間景稱”春臺明月“,嘉慶后毀圮。但地形地貌、河灣港汊猶存。
1986年,國家和地方撥款246萬元,按《揚州畫舫錄》記載和珍藏的揚州著名畫師袁耀所繪《邗上八景。春臺明月》冊頁、乾隆《南巡盛典圖》等有關史料,結(jié)合地形地貌現(xiàn)狀,設計恢復方案,于1987年10月動土興建。景區(qū)占地約7公頃,為一組古典園林建筑群,包括新建的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十字閣、重檐亭、九曲橋,后又續(xù)建望春樓、棧橋、靜香書屋等。
其布局呈”之“字形屏列,構(gòu)造曠奧收放,抑揚錯落,各面轉(zhuǎn)折對景都是一幅山水畫卷,成為”乾隆水上游覽線“的一處勝景。湖兩岸長廊依云墻伸展,陸路與水道并行。整個景區(qū)在體現(xiàn)”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意境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賊或許在每一個故事中都是不光彩的人物,可偏偏有這么一群人卻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并且讓后人感到很多神奇的色彩。
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就來看看這歷史上10個最著名的賊。
黑胡子:愛德華·蒂奇
接下來要介紹的賊跟羅賓漢一樣出名,而且他是真實存在的。愛德華·蒂奇,出生于英國布里斯托爾,綽號黑胡子,是世界航海史上最臭名昭彰的海盜之一,本是大海盜戈特船長的手下,后來脫離了戈特自立門戶?!昂诤印痹谌r期擁有由四艘帆船組成的海盜艦隊,其中“安妮女王復仇號”是他的旗艦。
他真名叫愛德華·蒂奇,是一個兇殘的海盜,他以駭人的面目和大胡子而出名(他的外號也因此而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罪犯,三十幾歲的時候,弗吉尼亞州州長派士兵消滅他,而他也在戰(zhàn)斗中喪失性命。黑胡子曾得到過赦免,但回到海上后不久又繼續(xù)興風作浪。
1718年黑胡子圍攻北美的英國殖民地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港口,黑胡子雖然索得贖金和藥品,北卡羅來納總督已經(jīng)向英國海軍尋求援軍。5月時,黑胡子率領的海盜船在奧克拉庫克海灣被英國皇家海軍軍艦里姆號及珍珠號攔截。
在血腥的戰(zhàn)斗中,海盜一方幾乎獲勝的時候,黑胡子本人連挨了五槍、被刺二十刀,死在了英軍梅納德中尉的手上。梅納德船長把黑胡子蒂奇的人頭掛在軍艦的旗桿上宣示勝利。有關黑胡子的頭顱后來流傳兩種說法:有人說,黑胡子的頭被砍下來后,圍繞“冒險”號游了很多圈,直到永遠地消失在大海的深處。
也有人說,梅納德中尉把砍下的頭作為鑒戒,掛在軍艦的牙檣上帶回了弗吉尼亞。一個星期后,黑胡子的頭顱被熬煮了,用銀箔裹著,做成了骷髏杯。后來,人們在很多小酒館里使用它,直到這個鍍了銀的海盜頭在美國東海岸神秘消失。
當秋分來臨,落葉飄零,春夏秋冬里秋天是最涼爽的季節(jié)。太陽沒有夏天那么熾熱,沒有春天潮濕的梅雨天氣,沒有冬天刺骨的寒冷,太陽的溫度照射得剛剛好,舒爽得讓人沒煩惱。那么,你想知道秋分有什么傳奇色彩的傳說嗎?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
秋分節(jié)氣,屬于二十四節(jié)氣的十六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起源于我國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jié)氣。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jié)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jié)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1年分為12個月紀,每個月紀有2個節(jié)氣。從24節(jié)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jié)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jié)、氣候、物候等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jié)的開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zhuǎn)折點。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jié)氣反映氣溫的變化。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個節(jié)氣反映了降水現(xiàn)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3個節(jié)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jié)、凝華現(xiàn)象,但實質(zhì)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xiàn)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蘇,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fā)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八己浴笔钦f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于天氣干燥,水氣蒸發(fā)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度時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從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長?!扒锓帧钡囊馑加卸阂皇前次覈糯粤⒋?、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我國勞動人民對秋分節(jié)氣的禁忌總結(jié)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可能你也喜歡:
節(jié)氣養(yǎng)生:立秋吃什么菜最養(yǎng)生?
揭秘:立秋以后要注意什么?
關于立秋的詩句大全
立秋習俗,立秋我們應該做什么?
苗族是我們中國一個比較大、比較古老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之一,人口是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第四位,主要聚居于貴州、湖南等地。大家對于苗族醫(yī)藥應該并不陌生,但是大家對于苗族醫(yī)藥的一些文化是否了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苗族的先民在長期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醫(yī)藥,在苗族的村寨及苗族的古歌中,常流傳這樣的歌謠:“千年苗醫(yī),萬年苗藥”,“一個藥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藥,八百單方”。貴州黔東南地區(qū)的苗族將藥物分為冷藥和熱藥兩大類,認為甜、麻、香、辣屬熱藥,用于治冷病,歸冷經(jīng);酸、苦、澀屬冷藥,用于治熱病,歸熱經(jīng)。湘西苗族醫(yī)師認為藥有止、補、通、散功能,并總結(jié)出“以熱治冷”、“以冷治熱”、“以通治閉”等用藥規(guī)律。苗族醫(yī)藥的特點,以單方較多,復方較少,多為一方一病。
苗醫(yī)總結(jié)出不少口訣,如“爬不得坡,離不開矮陀陀”上不得坎,離不開倒觸傘“打得一身垮,離不開四塊瓦”打得一身粉碎,離不開四葉對“要得一身松,離不開木通”周身發(fā)麻,離不開亂頭發(fā)等。苗族醫(yī)藥另一特點是其藥物具有奇特功效和神速的療效。如湘西苗醫(yī)的傷科醫(yī)術(shù)特別著名,有“刀傷槍傷,痛不可支,一經(jīng)敷藥,血痛立止,腫脹漸消,不數(shù)日而愈”。嚴重槍傷經(jīng)敷藥后不但可生肌,而且可使子彈退出。北洋總理熊希齡曾對此稱贊說:“子彈無足自退出,全憑苗醫(yī)華佗功?!币蛎玑t(yī)療效顯著,賀龍元帥在湘鄂川黔邊區(qū)進行土地革命斗爭時,也多次指示部隊“要動員苗族醫(yī)藥師隨軍前進”。
在苗醫(yī)的發(fā)展史上,有一段時間內(nèi)長期存在著“巫醫(yī)合一”的特點。此時的巫醫(yī)治療疾病并非個別現(xiàn)象,而是一個歷史現(xiàn)象。巫師是苗族早期社會的一種分工,他們又是苗族最早的知識分子。由于醫(yī)藥經(jīng)驗的積累,有一部分巫師掌握了一些醫(yī)療技術(shù),施行巫術(shù)的同時還用草藥和其他方法治病。后來,隨著巫醫(yī)社會地位的下降,部分巫醫(yī)分化成了職業(yè)苗醫(yī)。由于對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無法解釋,對危重病的發(fā)展無法理解,只好求助于鬼神而與巫“合作”,即彼此利用又互相對峙,形成“巫醫(yī)一家、神藥兩解”的局面。據(jù)黔東南10個縣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巫與醫(yī)并用的現(xiàn)象到現(xiàn)在某些局部地方仍然存在
苗族醫(yī)藥歷史悠久、特色鮮明,他們以自己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民族文化形式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傳統(tǒng)醫(yī)藥,成為我國各民族醫(y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由于苗藥的藥效顯著,故近年來貴州在開發(fā)苗藥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隨著對苗族醫(yī)藥的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苗族醫(yī)藥將會為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您可能也喜歡:
民族文化:漢族的由來
民族文化:東鄉(xiāng)族的起源
朝鮮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壯族民間藝術(shù)舞蹈文化之板鞋舞
在我國,龍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圖騰,在秦始皇時期開始使用龍作為權(quán)利的象征,而且龍也是歷代帝皇的專有,龍其實有很多傳說,其中龍生九子的故事就是非常的有趣,你知道為什么龍生九子嗎?想要更加的了解這個傳奇故事,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說。
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后來,這些怪異獸象在龍形象發(fā)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征,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并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
據(jù)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jīng)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赑屃、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并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shù),又是個貴數(shù),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一時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單并不具代表性。對于“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于琴頭。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后緊貼背部。嗜殺喜斗,刻鏤于刀環(huán)、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一位騎禽的“仙人”,后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于鐘鈕上。據(jù)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于鐘上,并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于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shù)赜绊戭H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wèi)大門的中國傳統(tǒng)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赑屃,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岳來興風作浪。后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shù)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jiān)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屃,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cè)。
末子螭吻,又名鴟尾或螭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于殿脊兩端。在佛經(jīng)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末子螭吻都位于屋頂,六子赑屃和八子負屃都圍著石碑,有重復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一,再補進其他一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一些:
饕餮,樣子似狼,性貪吃,位于青銅器上,現(xiàn)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梁外側(cè)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jù)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后吃得只剩一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
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tài)優(yōu)美,飾于石橋欄桿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癥,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是古代瑞獸,有獨角、雙角之形,短翼、卷尾、鬃須,是最強之催財風水工具,尤對偏行有奇效,例如外匯、股票、金融、彩馬、期貨、賭場等等。自古貔貅都是作為守護財寶吐寶之圣物,貔貅在五行風水中帶火性,故能招來大量的金錢,使世間財源自此打開。傳說其嘴大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只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龍生九子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