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一窩雞蛋(夢見一窩雞蛋其中還有一個特別大)
2023-04-24
更新時間:2023-04-21 02:23:13作者:佚名
1、獨特的傈僳族阿尺木刮文化
2、你所不知道的傈僳族風情文化
3、頗具特色的傈僳族婚俗文化
4、民族文化詳解:傈僳族風俗禁忌
5、傈僳族的節(jié)日:傈僳族火把節(jié)文化
6、猜你喜歡:
每個民族必定都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文化,經(jīng)過時間的演變,這些文化才能源遠流長。傈僳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特色的一個民族,他們有一個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阿尺木刮。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傈僳族文化中的阿尺木刮到底是什么吧!
僳僳族阿尺木刮,意為“山羊的歌舞”或“學山羊叫的歌調(diào)”,流傳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僳僳族自治縣葉枝鎮(zhèn)的同樂、新樂一帶,是當?shù)貍鹘y(tǒng)的自娛性民間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僳僳族人民婚喪嫁娶、節(jié)日喜慶、歡慶豐收、喜迎賓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xiàn)和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鞍⒊吣竟巍弊鳛橛休^高藝術(shù)價值的民族歌舞載入了《中國民間舞蹈集成》。2006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阿尺目刮”是一種群眾自娛性舞蹈,流傳于以葉枝鄉(xiāng)為中心的瀾滄江上游地帶,其特點是不用樂器,自始至終踏歌起舞,樂歌以領(lǐng)唱和伴唱合成,每一樂曲開頭,都有一個無唱詞內(nèi)容的起音,其音顫抖悠揚,宛如曠野里山羊的悠悠長鳴。每隊1名領(lǐng)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可從遠古洪荒的神話傳說,唱到身邊的生產(chǎn)生活,可承襲前人留下的唱詞,也可即興自編自唱。參舞者分為男女兩隊,如果男、女兩隊的領(lǐng)唱者旗鼓相當,往往一場“目刮”唱幾天幾夜尚不能絕。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種,包括“左倮鄧”(舞圓環(huán))、“臘臘鄧”(進退舞步)、“灑托閉”(三步跺腳)、“阿尺鄧”(跳山羊)、“別別瑪”(舞旋風)等,其中“瑪奪擔”(尋求愛侶)、“矣然鄧”(迎賓客、)等在特定場合才跳,不同的跳法還配有大圓圈、直縱隊、半圓弧等不同的隊形。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飾十分獨特,據(jù)清代余慶遠《維西見聞錄》記載,表演“阿尺木刮”時“男挽髻戴簪,編麥草為纓絡(luò)綴于發(fā)間,出入常佩利刃。婦挽發(fā)束箍,盤領(lǐng)衣,系裙褲”。如今這種別具一格的服飾已不多見,現(xiàn)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編麥草為纓絡(luò)綴于發(fā)間”的惟有葉枝鎮(zhèn)境內(nèi)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熱烈奔放,風格獨特,基本上保持著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shù)形態(tài)。目前,一些傳統(tǒng)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還會跳,面臨著傳承危機。
您可能也喜歡:
極具特色的裕固族民俗風情文化
獨具民族特色的裕固族民歌文化
門巴族神秘的習俗文化:門巴人下毒
烏孜別克族的體育文化:賽馬和叼羊
傈僳族是我國云南世居民族之一,傈僳族依山傍在大江大河之間繁衍生息,他們通過自身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許多獨具特色的傈僳族風情文化,這些文化都體現(xiàn)了傈僳族的自然性、古樸性和原始性,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獲取的一份子。下面的傈僳族文化為你帶來傈僳族的風情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飲食文化
傈僳族飲食文化極其豐富,有闊耍俄勒、苦蕎粑粑蘸蜂蜜、琵琶肉、秈米粑粑、清水煮乳豬等美味佳肴?!伴熕6砝铡币鉃榘认★垼谱鞣椒椋簭陌榷捝详虑喟戎笫欤檬帜セ蝽跃蕦攘M势?,撒上用火烤過的食鹽,摻上四季豆,與臘肉或琵琶肉同煮,加上竹葉菜作底料,食之香氣四溢,營養(yǎng)豐富。傈僳族的腌制工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傳統(tǒng),其腌制的琵琶肉,味道鮮美、風味獨特、肉色透明,可煮可燉,是傈家待客的珍品。秈米粑粑是體現(xiàn)傈僳族風土人情、圖騰崇拜的風味食品,它既是祭祀的主品又是過年的主食,5個一摞,10個一堆,祈求神靈祖先的保佑,祭祀完畢,秈米粑粑又成了射弩的獎勵品,為射弩比賽的優(yōu)勝者所得。
服飾
清朝乾隆年間余慶遠所著《維西見聞錄》曾對古代傈僳族衣著服飾作過詳盡記載:“男挽髻戴簪,編麥草為纓絡(luò)綴于發(fā)間……褲及膝、衣齊褲、出入常佩利刃,婦挽發(fā)束箍,盤領(lǐng)衣系裙褲?!睋?jù)考察,現(xiàn)代傈僳族中尚保持著“編麥草為纓絡(luò)綴于發(fā)間”的傳統(tǒng)僅有維西縣境內(nèi)瀾滄江流域的傈僳族,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被大山阻隔的傈僳族這種服飾流派基本沒有受外界影響,較完整地保留了古羌人的服飾風格,這種服飾也是當?shù)乩圩逄鞍⒊吣抗巍钡姆?。受多種民族雜居、多種宗教文化并存的影響,維西傈僳族服飾既具有民族特征,又具有地域特點。
傈僳族婦女服飾非常美觀大方。樣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上著短衫,下穿裙子,裙片及腳踝,裙褶很多;另一種上穿短衫,下著褲子,褲子外面前后系小圍裙。婦女的短衫傈僳語稱“皮度”,短衫長及腰間,對襟,滿圓平領(lǐng),無鈕扣,平素衣襟敞開,天冷則用手掩,或用項珠、貝、蚌等壓住。有的袖口以黑布鑲邊,衣為白色,黑白相配,對比強烈。傈僳族婦女普遍穿右衫上衣,麻布長裙,已婚婦女耳戴大銅環(huán),長可垂肩,頭上以珊瑚、料珠為飾。年輕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有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一串瑪瑙、海貝或銀幣,傈僳語稱這種胸飾為“拉白里底”。有的在海貝上刻有簡單的橫豎紋或鉆以小圓孔。
有些貴重的胸飾可值一至二頭黃牛。有些婦女不穿長裙而穿長褲,腰間系一小圍裙,青布包頭,耳戴小珊瑚一類的飾品。婦女均喜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繡花邊,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色彩翻飛,非常漂亮。女子年幼時,頭頂留三個尖角發(fā),此后逐年增多,到十五歲蓄滿。頭頂用羊毛織成的帶子編成的斗帽,傈僳語稱“吾底”,維西傈僳族婦女一般裹頭帕頭巾,上綴貝殼、料珠,與怒江所戴的“歐勒帽”不同。瀾滄江一帶傈僳族婦女在額前戴一串齊眉粒珠,別具風采。有的上衣內(nèi)穿白底黑紋短裝,外罩大紅或深黑色坎肩,下系百褶裙,有的在裙外面再系上風格獨特的刺繡圍腰。百褶裙分兩種,長裙拖到腳面,短裙及膝,著短裙則要裹上綁腿。
傈僳族男子都穿麻布長衫或短衫,褲長及膝。有的以青布包頭,有的喜蓄發(fā)辮纏于腦后。頭人或個別富裕之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紅珊瑚,以示在社會上享有榮譽和尊嚴。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歡左邊佩砍刀,右邊掛箭包,箭包多以動物皮縫制,腰系一長帶子。維西傈僳族男性有的頭戴羊毛氈帽,形狀有船形和圓頂寬帽沿兩種。青年穿白底黑紋大襟短衣,老年穿大襟長衣,或夏著短衫、冬著長衫,中間系麻織花腰帶。傈僳族男女都喜好斜挎縫制精細、刺繡精巧的“臘表”(一種挎包),喜歡系綁腿。男子外出身必背長刀和駑弓箭包。
歌舞
在絢麗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數(shù)阿尺目刮、瓦器器最具有代表性。阿尺目刮瓦器,意為“山羊的歌舞”,發(fā)源于維西縣瀾滄江流域,是一種群眾自娛性舞蹈,其特點為不用樂器,自始至終踏歌起舞,樂歌以領(lǐng)唱和伴唱合成,每一樂曲開頭,都有一個無唱詞內(nèi)容的起音,其音顫抖悠揚,宛如曠野里山羊的悠悠長鳴,參舞者分男女兩隊,每隊有一名領(lǐng)唱者,其余合唱,唱詞內(nèi)容十分豐富,可從遠古洪荒的神話傳說唱到身邊的生產(chǎn)生活,可承襲前人留下的唱詞,也可即興自編自唱,如果男女兩隊的領(lǐng)唱者旗鼓相當,往往一場“目刮”,唱幾天幾夜尚不能絕。
“阿尺目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種,其動作及聲音都明顯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具有濃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再現(xiàn)了土著民族在大自然的恩澤中對生活充滿希望,以其顯著的獨立性和多樣性為一體用音樂和舞蹈的形式表達了傈僳族人民熱愛、向往大自然的質(zhì)樸情感,講述了本民族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發(fā)展歷程。同時,“阿尺目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喪嫁娶、節(jié)日喜慶、歡慶豐收、喜迎賓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這個角度講,傈僳族人民在以“阿尺目刮”為媒介與大自然的情感交流中,同步實現(xiàn)和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鞍⒊吣抗巍弊鳛橛休^高藝術(shù)價值的民族歌舞載入了《中國民間舞蹈集成》。
拜堂成親鬧洞房是我們對古代婚禮的印象,那么,作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的傈僳族的婚禮風俗是怎么樣的呢?他們的婚俗與眾不同,獨具特色。小編收集了一些傈僳族文化中的婚俗知識,一起來了解傈僳族的獨特婚俗文化特色吧!
青年男女通過勞動生產(chǎn)、逢年過節(jié)、 參加婚禮、慶賀豐收、社會集會、生意往來以及串姑娘等活動,認識了對方,并產(chǎn)生了愛慕之心,就可以尋找機會與對方對歌。如在小路上相遇,在溜索旁相逢,在四間勞動,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背過身子,手扶耳朵,向愛慕的人丟一首歌過去。對方聽到后,就會對回歌來。這樣一來一往,互問互答,兩人間感情的距離就越拉越近了。
第二天早飯后,女方家組成熱鬧的送親隊伍,抬、背著嫁妝,由新娘的舅舅背著新娘,在鞭炮和火槍聲中離開女方家。此時,新娘表示不忍離別父母姐妹,要禮儀性地哭泣,但哭聲一般持續(xù)不長,賓客就唱起(送親歌)??梢哉f,新娘是在歌聲和哭聲中上路的。
到男方家門口時,從竹樓到庭院,到處都聚集著男方迎親的人。人們分站兩旁,用隆重的禮節(jié)來迎接新娘,歡迎送親的客人。
新娘進了男方家的竹樓后,女方家送親隊伍中走出七八個健壯的小伙子,他們圍著男方家火塘跳(跺腳舞),以象征性地檢查新娘住的竹樓是否牢實。跳完后,送親的人們才進屋子就坐。
這時候,圍坐在火塘邊的老人一邊喝酒,一邊唱起了僳僳族的(創(chuàng)業(yè)歌),以歌聲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歷史,不忘恩負義祖先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接著,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開始對歌。時而個人對唱,時而一個領(lǐng)唱,眾從合唱,只聽歌聲陣陣,此起彼伏,并夾著陣陣的歡笑聲,把喜慶的氣氛渲染得很濃。歌手們演唱時右手搭在歌伴的肩上,左手放在耳根的下部,隨著曲調(diào)的節(jié)拍一左一右地擺動,所唱的曲調(diào)明快活潑,旋律優(yōu)美流暢。 婚禮這天,女方家送親的人們在男方家受到盛情款待,除酒內(nèi)盡量享用外,男方家的人還一撥一撥地過來敬酒、勸酒,致使不少送親者成了醉翁。送親者喝醉的越多,男方家越覺得樂,甚至會成為美談。
第二天早上,送親的人們返回時,男方要托他們帶一些酒肉給女方父母,鑒于舉行婚禮的當天新婚夫婦不同房,所以第二晚上新人同房之前,要請一老人在火塘邊持酒為新人祝福:"世上一切蟲魚鳥獸都是成雙成對的,但愿你們夫婦白頭偕老。"婚后數(shù)天至十多天,新郎陪新娘一道回門。
回門時,新郎要帶去豬肉、包谷粑粑、三腳架等物送給岳父家,同時要在岳父家?guī)椭墒嗳盏幕畈拍軘y手返回。返回時,母親會送給做了新娘的女兒一只雞、一口鍋和鐮刀等物,以祝福新人的家庭吉祥幸福。 僳僳族歷史上曾有搖籃婚配、互換婚和搶婚的習俗,但現(xiàn)在已基本絕跡了。
您可能也喜歡:
東鄉(xiāng)族圣紀節(jié)的習俗與文化
獨具民族特色的門巴族建筑文化
惟妙惟肖的烏孜別克族舞蹈文化
極具特色的烏孜別克族語言文化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但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聚集在一處。云南有著很多的少數(shù)民族,傈僳族便是其中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本期傈僳族文化帶你去了解傈僳族風俗禁忌。
1、產(chǎn)忌
產(chǎn)婦分娩,基家門口掛茅草葉或刺枝,防鬼闖入。嬰兒啼哭不止,則家門口掛毒箭1支(或非毒箭2支)。產(chǎn)婦忌吃線豬肉、母牛肉、忌吃白、灰色羽毛的雞肉。
若生男,客人不可帶弓箭和長刀入門;生女,不可穿鞋進家;遠道來客則禁忌入門,忌期為10至13天。忌橫抱嬰孩,以為是抱死人之相。產(chǎn)婦家
在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傈僳族古老而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在火把節(jié)這一天當?shù)厝嗣窬墼谝黄鹜ㄟ^拜火把、點火把、?;鸢训然顒觼眍A(yù)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想更了解傈僳族的火把節(jié)嗎?那就關(guān)注本期的傈僳族文化吧。
火把節(jié)是德宏傈僳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間在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傈僳族過火把節(jié)別有一番情趣,節(jié)日這天,寨子里熱熱鬧鬧,人們喜笑顏開穿上節(jié)日盛裝,全家團圓,殺豬宰羊,談天說地,論古道今,美美地喝著水酒,唱歌跳舞,人人講團結(jié)、家家戶戶互相祝福。
這天,待到倦鳥歸林、夕陽銜山時,人們點起火把從屋里到屋外,從院內(nèi)到院外熏燒災(zāi)蟲。火把左右擺動,上下舞動。老年人邊舞動火把邊念叨:“燒死跳蚤、燒死老鼠、燒死魔鬼、燒死一切害人蟲!……”然后,老人又拿著火把去照果樹,念道:“開花吧!結(jié)果吧!讓人們收獲吧!”眾人同呼:“開花吧!結(jié)果吧!花果滿山,糧食滿倉!”入夜,火塘通明,人們歡歡樂樂跳起蘆笙舞、三弦舞。親親熱熱手拉手舉行跳戛、唱民間敘事長詩《火把節(jié)調(diào)》。這個調(diào)子也稱“半年生產(chǎn)調(diào)”,其內(nèi)容是總結(jié)半年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這時春播夏收的作物,如蕎子、洋芋等等已成熟收進了家。人們唱豐收鼓干勁,翩翩起舞,通宵達旦。
傈僳族火把節(jié)的傳說。
很古很古的時候,云南維西地區(qū)有三多:石頭多,樹多,野獸多。還有三少:人少,地少,糧食少。在這里住的人主要靠打獵捕魚為生。另外也種一些火燒地,在亂草棵子里點起一把火,燒出一片空地,不耕也不鋤,用梭鏢撥弄撥弄就下種。種玉米,也種麻,就是不會開水田,種水稻。后來他們怎么又開水田、種水稻了呢?這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天大早,太陽象一團大火,把山上石頭都烤紅了,天熱得連野獸都躲在巖洞里不出來,打獵也打不著;種下的玉米剛長到齊腰那么高,就全枯死了。人民餓得前胸貼后胸,家家戶戶都牽著餓得精瘦的小豬到森林里去找野菜;因為小豬知道野菜當中哪種有毒哪種沒有毒,只要它能拱吃的,人就能吃。就這樣,大鬼主還一個勁兒地要糧、要獸皮和各種各樣的東西。人民生活苦得象黃連稈上的蟲兒,嚼不完的苦渣,喝不完的苦水。村村祭天祭地,哭喊著祈雨,盼天神救星。就在這時候,蜀漢的承相諸葛亮帶著四川兵馬,翻山越嶺沿著瀾滄江來到了云南維西。
老輩人傳說:諸葛亮的兵象天兵天將,個個都穿著鐵背心,就象穿山甲一樣;刀砍不進,箭射不透。兵多得象螞蟻搬家,馬多得象樹葉上的紅蜘蛛;密密麻麻,一層又一層。他們剛一下山,可把當?shù)氐娜藝槈牧?,藏沒處藏,躲沒處躲,有的整村整村地往深山里逃。當時逃到貢山那邊去的大多數(shù)是藏族,沒逃去的大多是納西族和傈僳族。
諸葛亮和大鬼主在斕滄江邊上打了一次大仗。大鬼主的兵躲在荊棘棵子灌木叢里向外放毒弩箭,諸葛亮的兵拉了個大包圍圈,往荊棘棵子灌木叢里放火箭,箭頭上點上火,把亂樹棵子全引著了。大鬼主的兵往外一跑,諸葛亮的兵馬奮勇沖殺,這一下,大鬼主可吃了敗仗,他的兵死的死傷的傷。最后大鬼主跪在村寨外面的路口上投降了。
老百姓聽說諸葛亮打敗了大鬼主可高興了,敲著木鼓,吹著木葉,跳著舞,唱著調(diào)子,從森林里涌出來迎接。各村各寨的頭人帶了幾個獵人去見諸葛亮。他們沒帶長刀,也沒帶毒弩箭,只帶去了一些賡香、熊膽,另外還帶去幾張獸皮,也有老輩人說,還帶去了一些野蜂蜜和黃蠟。
諸葛亮親自到寨門口來迎接。頭人們來的時候,還有點提心吊膽,惶恐不安,可一見到諸葛亮那種和藹可親的樣子,就不再害怕了。諸葛亮擺上酒給大家喝,擺上煮羊腿給大家吃,還給大家蒸了大顫大甄熱氣騰騰的大米飯,大家伙兒吃得可香啦。這里的人民是很難吃到大米飯的,一沒有種籽,二沒有種水稻的田地,也不耕種,要想吃大米飯只有拿獸皮到麗江,或者到劍川去換;山高路險,野獸又多,沒有幾家人去換的;所以大多數(shù)人一輩子也很難吃到一點大米飯。
諸葛亮了解到這個情況,就和頭人商量,決定派人回四川調(diào)兵往這兒運稻谷,同時又派出很多漢兵教大家開辟水稻田。開辟水稻田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先要放火燒掉山上亂木、亂草棵子;趕跑野獸,然后再動手搬掉石頭。石頭太多,大塊的搬不動,小塊的搬不完。從那時起,這兒就流傳下來這么兩句諺語:獵取香樟就別怕跑斷了腿,開辟水田就別怕砸斷了腿。
火把節(jié)是哪個民族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什么族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哪族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哪里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什么民族火把節(jié)是什么民族的火把節(jié)是哪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傈僳族節(jié)日火把節(jié)是哪個族的節(jié)日傈僳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