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擋加減檔怎么用 自動擋加和減怎么用
2023-11-13
更新時間:2023-11-13 09:07:40作者:未知
我們一起讀《論語》
01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學而》
孔子說: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句。
理解這句話,重點在兩個字:知和慍。
知,楊伯峻先生的看法是“了解”,錢穆先生的看法是“知道”。我以為理解為“了解”似乎更通順一些。
但知乎上有新的看法,認為“知己”其實是在說“社會的認可”,社會不認可自己就是“人不知”??鬃油砟曛苡瘟袊?,其實有向各國君主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理念的意思,但實際情況卻是沒有一家君主買單,也就是說他的理念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同和社會的認可。
《論語·憲問》中有載: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子貢說:“為什么沒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說:“不埋怨天,不責備人,下學人事而上達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周游列國不為所用,晚年返回魯國教育學生。魯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歲時,魯君在大野澤狩獵,獲一怪獸,孔子以為是麒麟,不禁流淚,他感嘆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xiàn)了。
孔子一生不得志,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從這些來看,“人不知”理解成“社會不認可”就非常貼切了。
慍:它的本意是心里燥熱,不冷靜。在中醫(yī)里也會用到這個字,形容一個人有心火。在這句話里,它表示的意思是郁積,煩悶,愁苦的意思。
在上古歌謠《南風歌》里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翻譯過來就是:清涼的南風陣陣的吹啊,可以解除萬民心中的燥熱和愁苦啊。南風在合適的時候緩緩的吹啊,可以帶給萬民豐富的財物啊。這首歌謠描繪的是人民在苦夏之中掙扎的生活。這里面的這個慍,就是指的心中燥熱不安,煩躁不暢,郁結愁苦的意思。
慍之言,蘊也。慍,從心,從昷(wen音溫),昷的意思是含于內(nèi)而不外露。比如溫水的溫,既不沸騰,也不冒熱氣,只有伸手進去試探才知道溫度;又比如瘟疫的瘟,不是一刀見血封喉或者缺胳膊少腿的病,外在幾乎沒有表現(xiàn)。因此,類推慍,就是心里憤憤不平、生氣。張舜徽先生在《說文約注》中說,“慍之言,蘊也。蘊積在心未得泄也。凡心有不平蘊于內(nèi)則為怨,發(fā)于外則為怒。怨與怒實相因?!?/p>
不慍,就是內(nèi)心不起波瀾。
這樣綜合看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可以理解為別人不了解我,社會不認可我,但是我不怨天不尤人,內(nèi)心不起波瀾。
對這一句話,我讀出了一個詞:自信。
這種自信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曲高和寡者的孤獨,二是笑看花落的從容,三是流水不爭的淡定。
02
第一,曲高和寡者的孤獨。
宋玉曾經(jīng)講過一個“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故事:
有個人在郢中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郢中城里跟著他唱的有幾千人;后來唱《陽阿》、《薤露》,都城里跟著他唱的有幾百人;等到唱《陽春》、《白雪》的時候,郢中城里跟著他唱的不過幾十人;最后引其聲而為商音,壓低其聲而為羽音,夾雜運用流動的征聲時,郢中城里跟著他應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因為曲高和寡,所以自古圣賢多寂寞,知者甚少。
(小小的得瑟一下:宋玉與楚王的這段故事里的“郢中”即是土味大叔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尚有有“陽春臺”“白雪樓”等古跡在。郢中,當年是楚國的夏都。)
孔子一生不被社會認可,并不是因為他的學問不夠高深,恰恰相反,是足夠高深以至時人不能理解。
錢穆先生說,孔子 “學日進,道日深遠,人不能知。雖賢如顏子,不能盡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
《論語·子張》中有這樣一段話:
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弊臃安愿孀迂暋W迂曉?;“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類,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什么意思呢?魯國的一個大夫叫叔孫武叔想挑撥子貢和孔子的關系,就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仲尼更賢?!弊臃安堰@一番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拿圍墻來作比喻,我家的圍墻只有齊肩高,老師家的圍墻卻有幾仞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你就看不見里面宗廟的富麗堂皇,和房屋的絢麗多彩。能夠找到門進去的人并不多。叔孫武叔那么講,不也是很自然嗎?”
簡單說,一句話,孔子的學問太高深了,一般人連門都摸不著,怎么可能理解、認同呢?
子貢還說: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也就是說,夫子(即孔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夠順著梯子爬上去一樣。
“人不知”只因為他高不可及,也正因為他高不可及,人們才難以了解他,更不可能理解他、認同他。
孔子晚年的遭遇即是如此:周游列國,向各位君主推廣他的道德治國的政治理念,卻沒有得到一個人的認同。是他的治國理念不先進嗎?為什么漢武帝卻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為什么儒家思想在后世卻能一直占據(jù)中國文化的主流?列國君主不認同他,實在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理解他的思想和理念。
圣賢在道德理想上從來都是孤獨的。
屈原有偉大政治抱負,他對時局的判斷清醒,他的文學才能杰出,卻因積極進言而被流放,最后只能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中沉入汩羅江。
陳子昂從青年時起就有的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社會現(xiàn)實,針砭時弊,希圖匡扶國家的偉大理想,然而卻不被理解,于是,我們在幽州臺上我們聽到了他”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悲愴吶喊,看見了他“獨愴然而涕下”的落寞背影。
李白,思想在眾人之上,無人可以與他比肩,他在靈魂上是孤獨的,于是就有了“舉杯邀明月,對酒成三人”、“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李白式的孤獨。
圣賢,比普通人有更超前的意識,更遠瞻的預見,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看得更清更遠,所以他們往往都有俯視眾人的見識,對生活對人性都看得更透徹,思維完全碾壓幼稚淺薄的普通人,普通人也難以理解他們,當然更談不上認同他們了,這樣一來,他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注定就只能是孤獨的寂寞的,有時甚至是絕望的,譬如金庸筆下的獨孤大俠。
所以,才會有“高處不勝寒”的憂嘆,才會有“自古圣賢多寂寞”的感慨。
但是,孤獨是一種境界,做人,應該要有這份曲高者和寡的自信。
03
第二,笑看花落的從容。
因為曲高和寡,所以自古圣賢皆寂寞。
然而人雖不知我,我卻不慍,道德君子,必須要耐得住不被理解的寂寞,不為外物而心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的正是智者的從容。
當代著名禪師延參法師說:“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因為別人也沒有這些義務。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p>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笔前。娜绻麤]有動搖,再大的風雨也不能把我們怎么樣。
《中庸》里說:“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笔裁匆馑寄??真正的君子,依乎中庸之道的時候,即使他人看不到自己的學問也不后悔。
人之知己或不知己,其實是個虛名,故智者不計毀譽。不可為了他人的毀譽而活,這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人生之旅,總有人與你背道而馳,也有人與你并肩同行,不能讓他人的毀譽決定前進方向。
《左傳·昭公四年》記載,鄭國大夫子產(chǎn)實行改革,沒有得到國人理解和認同,相反還毀謗他、威脅他。面對這些毀謗和威脅,他卻不為所動,淡定地說:“茍利社稷,死生以之!”最后改革成功,國人又稱頌不已。
當年對于要不要抗美援朝,毛澤東是唯一的主戰(zhàn)派。如果他不能力排眾議,堅持出兵朝鮮,新中國能不能有現(xiàn)在這么好的生存環(huán)境,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子產(chǎn)也好,毛澤東也好,他們都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遠見卓識,并沒有因為“人不知而慍”,更沒有因為他人的不理解而改變初衷。
真正的君子并不在乎別人的“知”或 “不知”, 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只有自己真正了解,自己才是自己的人生主角,其他人都是看客。評價永遠來自他人的世界,根本不會太在意。
君子,不會為了取悅不屬于自己的觀眾,去演繹自己不擅長的人生。
別人不了解我,我干嗎要生氣?沒有人能夠真的束縛住你,除了你自己。你努力活成別人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可是,那是你喜歡的樣子嗎?你做得再好,也還是有人指指點點;你即便一塌糊涂,也還是有人唱贊歌,所以不必掉進他人的眼神。
你需要討好的,僅僅是你自己。
真正的君子,不僅能堅定心中的信念,而且還能不斷地修煉自己提升自我。
別人不了解我我只是不生氣,并非沒有情緒,但這情緒是正面的,君子的做法是,反省自己,為什么我站不起來?為什么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于是就更加努力地修煉自己。
因為在他們看來,修煉自己,遠比到處逢迎別人重要的多。讓自己的內(nèi)心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勇往直前,無悔無懼。
孔子晚年周游列國,無人賞識,他也并沒有改變自己的初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退而潛心教學,向弟子們宣講儒學,最終成為一代圣人。
坐看云起,笑看花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取悅他人,專注做自己。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做人,應該有這一份從容。
04
第三,流水不爭先的淡定。
俗話說: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道德君子的境界更高,格局更大,人不知我,是必然的,但也只是暫時的。
譬如孔子的政治主張在當時無人問津,現(xiàn)在卻影響著整個東亞文化圈。馬克思主義思想初入中國時,知者甚少,信者更少,如今中國共產(chǎn)黨的隊伍已經(jīng)壯大到9000萬人。
慍,錢穆先生注為怫郁義,怨義。不慍,就是內(nèi)心不起波瀾。南懷瑾先生說,不慍就是不怨天尤人。不管怎么理解,慍或不慍,都是情緒。
“不亦君子乎”這個委婉的反問句其實是說:你本就是君子,怎么能生氣呢?你如果生氣你就不是君子。
孔子的原話是“不慍”而非“無慍”,這意思就是說,當別人不了解我不認同我的時候,我并非沒有情緒,我只是“不生氣”罷了,慍或不慍,情緒的控制權,操之在我。
如果一個人因為人不知我而慍,表明情緒已經(jīng)失控,多半是起了爭勝之心:我這么優(yōu)秀,你竟然不認同我,是不是看不起我?于是內(nèi)心就有了情緒,有了情緒,就會做蠢事。
《論語·衛(wèi)靈公》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笔裁匆馑寄??孔子在陳國斷絕了糧食,跟從的人都餓病了,躺著不能起來。子路生氣了,去見孔子說:“君子也有困窘?jīng)]有辦法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窘時還能固守正道,小人一困窘就會胡作非為?!?/p>
子路是勇武之人,容易沖動,遇此困境,自然沉不住氣,則“慍”,生氣了,還跑去責怪自己的老師。
你看,沖動是魔鬼,一生氣,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胡作非為,連尊師重道之禮也忘記了,愚蠢之極。
君子的情緒是不會失控的,他們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
孫子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zhàn)”。因為“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睂O子這是從用兵的角度說了管理情緒的重要性。
歷史上因怒興兵的悲劇很多。夷陵之戰(zhàn)劉備因怒興兵,最后被小小陸遜火燒連營,慘敗而歸。更有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卻淪為天下笑柄。
發(fā)脾氣是本能,不發(fā)脾氣,才是本事。人不知而不慍,就是這種本事。
為什么君子能有這種本事?
夫人不知,我亦不爭;唯其不爭,故能不慍。
爭或不爭,說到底還是取決于道德修為的境界高低。表征是不慍,實則源于不爭。表面是能管理情緒,實則是能管理自己的企圖心。為什么要管理自己的企圖心?因為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做人,要有這份流水不爭的淡定。
05
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
人不知的孤獨,是因為我本優(yōu)秀,曲高者和寡。
不慍的從容,是因為我本堅定,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不必慍的淡定,是因為我本豁達,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以上就是我閱讀“人不知而不慍”的初淺體會。
我們一起《讀論語》
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