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能吃云南白藥嗎(云南白藥可以給狗狗吃嗎)
2024-04-30
更新時間:2024-04-30 04:37:05作者:佚名
近日,金融題材劇集《城中之城》熱播,也將銀行從業(yè)者放在了“聚光燈”下,金融機構(gòu)高薪再次成為熱門話題。隨著上市銀行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各行2023年的薪資情況也浮出水面。
第一財經(jīng)記者據(jù)Choice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3年已公布年報的38家A股上市銀行中,總報酬支出為9295億元,總?cè)藬?shù)為249萬人,銀行業(yè)人均收入水平大約為37.3萬元。從人均報酬看,大多銀行的人均薪酬保持在30萬元以上。與去年相比,有20家銀行的人均薪酬同比下降。
不過,代表打工人“天花板”的銀行,依舊占領“最高薪員工”高地。根據(jù)部分港股上市銀行財報,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兩家銀行有員工薪資超2000萬元,還有多家銀行有員工薪資超百萬元。
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隨著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的逐漸完善,銀行“反向討薪”的隊伍正在拉長,未來銀行薪資體系或還將有更多改變空間。
20家銀行人均薪酬減少
記者根據(jù)Choice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23年已公布年報的38家A股上市銀行中,總報酬支出為9295億元,總?cè)藬?shù)為249萬人,銀行業(yè)人均收入水平大約為37.3萬元。
不過,各銀行的人均薪酬有明顯差距。2023年,行業(yè)人均薪資的最高值為江蘇銀行(600919.SH),人均薪酬為60.74萬元,最低值為常熟銀行(601128.SH),人均薪酬為31.63萬元。兩者相差29.11萬元。
具體來看,2023年,人均薪資邁入50萬元陣營的銀行共有11家,與上年(2022年)持平。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江蘇銀行,也是唯一一家人均薪酬超60萬元的上市公司。而此前多年霸榜的中信銀行(601998.SH,00998.HK)在2023年退居第二,人均薪酬為59.54萬元。其余9家銀行多為股份行、城商行,分別是浙商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興業(yè)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滬農(nóng)商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
分類型看,國有大行的人均薪酬普遍在30萬元~40萬元,中國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人均薪酬分別為35.539萬元、33.566萬元、33.917萬元、44.141萬元、35.459萬元、34.229萬元。股份行的人均薪酬大多在45萬元以上,除浙商銀行、招商銀行、興業(yè)銀行、民生銀行等進入50萬元陣營的“高薪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的人均薪酬分別為48.013萬元、46.041萬元。
20家銀行人均薪酬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2022年,2023年共有20家上市銀行人均薪酬下滑,降幅在0.02%~14.36%。其中,有7家銀行已連續(xù)兩年出現(xiàn)人均薪酬下滑。
具體來看,人均薪酬降幅超過6%的上市銀行共有6家,分別是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長沙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從金額看,人均降薪在7萬元以上的有兩家銀行,上海銀行2023年人均薪酬為44.149萬元,同比下降7.4萬元;杭州銀行2023年人均薪酬為51.776萬元,同比下降7.17萬元。
還有17家上市銀行人均薪酬出現(xiàn)上漲,增幅在0.23%~9.43%。記者注意到,增幅在5%以上的銀行有7家。增長最顯著的是瑞豐銀行,該行2023年員工的人均薪酬為36.971萬元,同比增長3.19萬元,增幅9.43%。增幅超5%的銀行中,唯一一家國有銀行是中國銀行,該行2023年的人均薪酬增幅達5.99%。
有銀行打工人薪酬超2300萬元
除“被平均”的薪酬,各行“打工人”實際薪酬情況如何?銀行打工的“天花板”在哪里?
部分港股上市公司財報對公司薪酬最高的五位人士進行了披露,記者也選取同時在A股、H股兩地上市的13家銀行進行了統(tǒng)計。
從披露情況看,約有3家銀行有員工薪酬超千萬,全部為國有大行,分別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股份行最高薪酬人士的薪資多集中在300萬~1000萬元左右;城商行最高薪酬大多在300萬元以下。
3家銀行有員工薪酬超千萬
其中,單人薪酬最高的是中國銀行,根據(jù)2023年年報,該行當年“薪酬最高的五人”薪酬總計為6200萬元,其中有一位薪酬在2000萬元~2500萬元,兩位薪酬在1000萬元~1500萬元,兩位薪酬在500萬元~1000萬元。
該薪酬為扣除個人所得稅的酬金,主要包括基本工資及津貼、酌情獎金、養(yǎng)老計劃供款及其他。其中,酌情獎金部分占比超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中,中國銀行指出,薪酬最高的五人中均非董事和監(jiān)事。記者注意到,2023年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的稅前薪酬為67.63萬元,副董事長、行長劉金的稅前薪酬為90.00萬元,遠低于上述人士。
薪酬表,資料來源:中國銀行年報
同樣擁有千萬年薪的還有交通銀行。根據(jù)年報,2023年,交通銀行薪酬最高人士薪酬區(qū)間為2300萬~2350萬元;此外,薪酬區(qū)間在2000萬元以上的還有4人。高薪員工較上年明顯增多,2022年,交通銀行僅有2名員工的薪酬在2000萬元以上。
此外,國有銀行中,農(nóng)業(yè)銀行有一名員工薪酬在1050萬~1100萬元;建設銀行最高薪員工的薪酬范圍在800萬~850萬元;郵儲銀行最高薪員工的薪酬范圍在300萬~350萬元。
不同于國有大行薪酬前五位人士大多是非董事、監(jiān)事。在中小銀行中,薪酬最高的前五位人士中,董事、監(jiān)事的身影時有出現(xiàn)。以青島銀行為例,根據(jù)該行2023年年報,五位薪酬最高人士中包括該行兩名董事及三名監(jiān)事。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景在倫報告期內(nèi)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最高,為252.39萬元。
反向討薪隊伍“拉長”
在上市銀行薪酬中,另一大值得關注的變化是有更多上市銀行開始公布“反向討薪”具體情況。2022年僅有招商銀行、渤海銀行、九江銀行等少數(shù)銀行公布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情況。但2023年,據(jù)第一財經(jīng)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已有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渤海銀行、哈爾濱銀行、天津銀行、威海銀行、甘肅銀行、湖南銀行等11家上市銀行在2023年年報中詳細公布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情況,累計“反向討薪”金額近億元。
其中,招商銀行2023年“反向討薪”總金額最高,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4329萬元,涉及執(zhí)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員工4415人。中國銀行、渤海銀行去年“反向討薪”的金額也在千萬元以上,分別為2275萬元、2344萬元。哈爾濱銀行、湖南銀行、東莞農(nóng)商行、天津銀行的“反向討薪”規(guī)模則在百萬元以上,分別為470萬元、365萬元、173萬元、174萬元。
記者注意到,其中不少銀行“反向討薪”金額較去年有明顯增長。渤海銀行2023年追索扣回績效薪酬2344萬元,較2022年的1760萬元增長約584萬元;東莞農(nóng)商行2023年績效薪酬因故扣回金額合計172.8萬元,較2022年的66萬元增長1.6倍。
多家銀行“反向討薪”的背后,是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的逐漸完善??冃匠暄悠谥Ц逗妥匪骺刍刂贫?,一般是指金融企業(yè)的高管和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在自身職責內(nèi)未能勤勉盡責,發(fā)生重大違法違規(guī)行為或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的,金融企業(yè)不僅可以停止支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并且可以對已經(jīng)發(fā)放的績效薪酬予以追回。
2021年,原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gòu)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相關條款,并持續(xù)開展薪酬延期支付情況現(xiàn)場檢查和評估。2022年8月2日,財政部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yè)財務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確提出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制度和追責追薪機制,其中規(guī)定該項制度也適用于離職人員和退休人員。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支付和追索扣回機制對于金融行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未來銀行‘反向討薪’會形成常態(tài)化機制。”金樂函數(shù)分析師廖鶴凱對第一財經(jīng)記者表示,上述機制可以避免因為短期利益損失公司長期利益的行為發(fā)生,是提升公司治理和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