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糞便養(yǎng)分含量一覽表,動物糞便如何自然發(fā)酵
2023-02-22
更新時間:2023-02-18 06:38:20作者:佚名
公鵪鶉一直叫有可能是餓了或者不舒服,一般出生1-5天,要將溫度控制在39-40℃;出生5-10天,要將溫度控制在36-37℃;10天后要將溫度控制在33-35℃;一般15天后就可上籠飼養(yǎng),公鵪鶉上籠后要將室溫控制在27℃左右,同時可飼喂玉米、小麥、碎米、米糠、麥鼓、花生餅、大豆餅、魚粉等飼料。
一、公鵪鶉為什么一直叫
1、公鵪鶉一直叫有可能是餓了或者不舒服,一般出生1-5天,需要將溫度控制在39-40℃,出生5-10天,需要將溫度控制在36-37℃,10天以后將溫度控制在33-35℃,在適宜條件下,經(jīng)過1-2小時后,飲水可用淡黃色的高錳酸鉀,同時開始添加飼料。
2、一般15天后就可上籠飼養(yǎng),公鵪鶉上籠后需要將室溫控制在27℃左右,鵪鶉的飼料可分植物性和動物性兩大類,植物性飼料包括玉米、小麥、碎米、米糠、麥鼓、花生餅、大豆餅、青菜等,而動物性飼料包括魚粉和無機鹽等。
二、鵪鶉的生活習(xí)性
1、鵪鶉性善隱匿,喜歡成小群活動,是一類候鳥,常棲居于氣候溫暖的地方,是稚科中遷徙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翼羽短,不能高飛、久飛,往往晝伏夜出,喜夜間遷徙群飛,遷徙時多集群。
2、在日本農(nóng)林部曾有人給一些野鶉帶上特殊標記,然后放回自然界去,以調(diào)查其活動情況,結(jié)果證實了鵪鶉的趨溫性,而我國兩種野生鵪鶉,于每年6-7月份在新疆西部和內(nèi)蒙古東部繁殖,然后向南遷徙越冬。
3、根據(jù)初步的調(diào)查和考證,兩種野生鵪鶉的南遷路線可能有三條,首先從內(nèi)蒙古和新疆直接南遷,分別到達遼寧、河北黃河沿岸和西藏呂都地區(qū)越冬;然后從昌都地區(qū)繞青藏經(jīng)四川、陜西、河南一帶繼續(xù)南遷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從昌都地區(qū)經(jīng)云南、貴州遷至東南沿海地區(qū)。
4、在每年3-4月份遷飛回新疆和內(nèi)蒙古等地繁殖,遷飛距離為400-1000km左右,當(dāng)然也有留在當(dāng)?shù)胤敝郴蚓植窟w移的鵪鶉,喜歡在當(dāng)?shù)販嘏蜐駶櫟乃萆现玻g鶉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動,除遷徙時外,一般很少起飛,飛行時呈直線,常貼地面作直線低空飛行。
5、叫聲為響亮和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節(jié)哨音,常被形容為wet my lips,常在清晨、黃昏或夜晚時鳴叫,被驅(qū)趕的時候,會發(fā)出刺耳的哨音。
6、在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遷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旬至9月底離開繁殖地。
7、遷徙時成群,多在夜間進行,白天會躲在草叢,灌叢中休息,喜愛吃雜草種子、豆類、谷物、漿果、嫩葉、嫩芽等食物,夏天吃大量的昆蟲和幼蟲,還有小型無脊椎動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