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佛:有什么樣的思維模式,就過什么樣的日子
2023-03-09
更新時間:2023-03-09 06:05:10作者:網(wǎng)絡(luò)
眾生皆非完美,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的事情。
當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是無處宣泄地怨天尤人,還是常思己過反躬自省呢?
與其推卸責任,不如反躬自省,改正錯誤。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不斷地進步,在于他能夠不斷地自我反省,以追求完美的態(tài)度去做事,從而取得成功,超越自我。
《禮記·樂記》有云:“好惡無節(jié)于內(nèi),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p>
遇事不抱怨,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人應有的修養(yǎng)。?
人最大的愚蠢,是怨天尤人。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于人?!?/p>
自省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教養(yǎng)。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么?
是把責任推卸給外部因素,還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問題?
遇到問題,與其推卸責任,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更快解決問題。
常思己過,是一種植根于內(nèi)心的教養(yǎng)。真正優(yōu)秀的人,都懂得遇事不責備于人。
而有些人在遇到事情之后,經(jīng)常無意識地抱怨,連自己都無法察覺。
抱怨之人心中會有怨氣,怨氣橫生,周遭的氣場肯定不好。
不好的氣場時時刻刻影響著自己,讓自己逐漸喪失斗志和信念,從而使人越來越不順。
善于自省,在錯誤中成長,才是一個成熟的人的必修課?,F(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總喜歡一遇事就把責任推給其他人。與其說這是人性的本能,不如說是自身修為不夠。
不推諉責任,時刻反省自己,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養(yǎng)。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抱怨是人們發(fā)泄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
而越是抱怨,身邊的負能量氣場就越多。不好的氣場越多,就更容易抱怨。如此循環(huán)往復,會讓人無法自拔。
生活不易,偶爾發(fā)發(fā)牢騷,適當傾訴也是人之常情。
但若是陷入無休止的抱怨,滿腹牢騷不能冷靜,這不僅是一種悲哀,更是一種愚蠢。?
古語云: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人在遇到事情時,如果只懂得責備他人,不想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能讓事情更加地惡化。一個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看清自己的錯誤與不足,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遇事不指責,不僅會讓事情更好處理,而且更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
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即便再責備也無濟于事,只能是徒增傷痛。
自省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境界,它能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一個人。
很多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缺點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更重要。
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完美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這時候難免會有人抱怨世界不公,感嘆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命運和別人的身上,卻從來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不能反省自己的人永遠不會進步,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需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
一個人如果失去自省的能力,他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更不能自救。
自省讓我們更加清晰認識自己,做人,寬容大度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美德,原諒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誰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也可能會誤解別人。
停止對身邊人和事的指責,修一顆寬容之心,養(yǎng)一張寬容之嘴,你的生活也會越來越順利。?
成功的人離不開自省。
想到那句話:“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一半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p>
夏朝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
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的都城,夏禹派他的兒子伯啟抵抗,結(jié)果伯啟戰(zhàn)敗了。
他的部下認為是對方使用詭計才戰(zhàn)敗,很不服氣,勸說伯啟繼續(xù)進攻。
但是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卻被他打敗了,這一定是我的原因。
可能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帶兵方法不如他的緣故。從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過來才是?!?/p>
自此以后,伯啟每日督促自己,早起親自操練軍隊。
任用賢能,尊重有品德的人。為求得賢良的輔佐,甚至親自上門求教。
一年后,有扈氏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自動投降了。
做任何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不要怪別人,要先“反求諸己”,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夠好。
自省是一種懂得為自己負責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一個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生漫漫,難免會有低谷的時候,如果不懂得自省,只會不斷地摔倒,只有自省才能讓人避免一錯再錯。
與其責備他人,不如反躬自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