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夢!黃道十二宮殺手真實存在否
2023-08-26
更新時間:2023-08-26 18:02:54作者:未知
1、宗教文化解說:真神阿拉是誰?是哪個教的
2、宗教文化解說:猶太教產(chǎn)生原因與背景
3、宗教文化解說:馬太福音背景解釋
4、宗教文化解說: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
5、猜你喜歡:
“阿拉”也被稱作為“安拉”,翻譯成中文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在西方宗教文化中認為天空之上就是上帝,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也被稱之為是真神安拉的仆人,你知道真神阿拉是誰嗎?
那么,本期宗教文化一起了解吧!
還想了解》》伊斯蘭教信奉的神
神是圣潔、公義的,他的道德標準遠超過世人。相反的,偶像從不講究罪,有人甚至藉鹛偶像的邪術(shù),保佑自己犯法不被人抓。然而,真神是公義的審判者,他將來必審判世人所犯的罪,包括以拜偶像來代替他的罪。
“阿拉”,又可以譯為是“安拉”,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是“主”、“主宰”、“神”、“真主”、“真神”的意思,和英語中的“god”是一個譯意。
伊斯蘭教只相信安拉一個主,他獨一無二至高無上,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的主宰或是神。他從不以任何形象示人,以免人們把真主人性化,因為人是不能和主相比擬的,因此伊斯蘭不同于任何一個宗教,他們不向任何形象跪拜,只向一個安拉在經(jīng)典中所指定的方向——麥加祈禱。
真神必須是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宇宙間一切生命的源頭,而不是受造者,即人手造出來的「神」。就如各城各鄉(xiāng)都有諸多不同名稱的偶像,相隔一條村就有不同的「神明」,甚至在一個迷信的家庭中,會同時膜拜幾個不同稱號的偶像,真是滿天神佛!
若你冷靜地思想一下這些偶像的來源,就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nèi)侨祟惸笤斐鰜淼?。這些偶像有的是出于歷史的英雄人物(如關(guān)公),早已灰飛煙滅。有些來自傳說中的人物,后世的人將之封為神,全屬子虛烏有。再說,這些用土、木、銅、鐵、金銀造出來的各種偶像,既是人手所造,就需要人的保護,而不能保護人。
創(chuàng)造萬有獨一的真神,藉著圣經(jīng)里的話語啟示世人:「起初神創(chuàng)造天地。」;又說:「萬物是藉著他(耶穌基督)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他是全足、全豐、全能的神,即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神。所以,他并不需要人為他獻上是什幺物質(zhì)的東西,倒將生命、氣息、地上萬物賜給世人,使一切信靠他的人,得享他的眷顧和保守。
凡事都有一個開頭,沒有什么東西是憑空出現(xiàn)的,所以在歷史上每個宗教的出現(xiàn),都有著它自己的歷史故事和產(chǎn)生背景。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便是歷史上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啟宗教)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猶太教的產(chǎn)生原因和背景。
眾所周知,中東的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300年,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就達到了相當發(fā)達的程度。
大約3800年前,當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已經(jīng)趨于衰敗時,一位名叫亞伯拉罕(abraham)的人從兩河流域南部的烏爾(ur)、經(jīng)巴比倫(babylon)、馬利(mari)、哈蘭(haran)遷徙到被稱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巴勒斯坦),幾經(jīng)輾轉(zhuǎn)后定居在別是巴(beersheba)。
據(jù)《圣經(jīng)》的描述,亞伯蘭的這次遷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王,你也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保ā秳?chuàng)世記》12:1-3)。在亞伯蘭99歲時,耶和華又與他立約,令其子孫繁多,并賜迦南地為他們永久的基業(yè)(《創(chuàng)世記》17:2-22)。此后,亞伯蘭更名亞伯拉罕(abaraham)。亞伯拉罕生子以撒(isaac),以撒生子雅各(jacob)。他們就是通常所說的猶太人的列祖(patriarchs),也是猶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亞伯拉罕的故鄉(xiāng)美索不達米亞古時候信奉薩比教,以日月星辰為崇拜對象,其中太陽是最主要的神只。傳說亞伯拉罕曾與故鄉(xiāng)的人們發(fā)生爭執(zhí),宣稱比太陽更偉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們敬拜。為此,他遭到了眾人的反對,而且還被國王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
后來,國王唯恐亞伯拉罕的觀點蠱惑民心,敗壞多神教,遂沒收了他的財產(chǎn),將他放逐哈蘭。從哈蘭移居迦南后,亞伯拉罕就徹底放棄了多神教,以唯一的神el為崇拜對象。el是閃語(semitic)中表示最高神的一般性名稱。el(上帝)有不同的稱謂,如elshaddai(全能神,現(xiàn)在有人認為應(yīng)譯為山之神)、elelyon(最高的神),elroi(能見之神)、elbethel(圣所中的神)、elolam(永恒之神),等等。
在這幾個上帝的稱謂中“elshaddai”最為重要,因為它被認為是亞伯拉罕家族所使用的對上帝的稱謂,就是那位在《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中指示亞伯拉罕與之立約并賜福給他的上帝的名字。
所以,后世的以色列人就以elshaddai為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三始祖信奉的上帝。值得指出的是,最早猶太教中,上帝的諸多名稱并不意味著多神。在猶太人的始祖以及后來的猶太教信徒那里,它們只是唯一神的不同稱謂罷了。這表明,猶太民族從她的第一個祖先開始就崇拜一神,信奉一神教。
馬太福音主要記載耶穌的生平與職事,其中包括耶穌的家譜、耶穌神奇的出生、童年、受浸與受試探、講道、上十字架、復活,最后,復活頒布大使命。這本書執(zhí)筆的背景為何呢?
那么,本期宗教文化一起解析吧!
還想了解》》基督教不能吃什么食物?
馬太福音是《圣經(jīng)》新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28章。記載了耶穌的生平與職事,其中包括耶穌的家譜、耶穌神奇的出生、童年、受浸與受試探、講道、上十字架、復活,最后,復活的耶穌向使徒頒布大使命。
從內(nèi)容和文體推測,再加上原文是希臘語而不是猶太本土慣用的亞蘭語來看,本書的對象應(yīng)是當時的僑居各地的猶太人基督徒,以此表明耶穌正是他們?nèi)找蛊谂蔚哪俏粡涃悂啠瑥亩膭钏麄兡芙邮芤d基督帶來的救恩。為此,馬太引用了舊約大約七十處的經(jīng)文,一般人稱之為「圣經(jīng)證據(jù)」。
本書的寫作日期不詳,一般學者認為是在公元50年至70年間。這個觀點主要是認為馬太福音是以馬爾谷福音作為藍本,然后加上馬太本身搜集的資料,以及當時一些收集了有關(guān)耶穌言論的文獻(現(xiàn)被稱為q典)而寫成的。
馬太在巴勒斯坦寫成他的記錄。確實哪一年雖未為人所知,但若干抄本的書末題署(全在公元第十世紀之后寫成)聲稱完成的時間是公元41年。有證據(jù)顯示馬太最初以當時流行的希伯來文寫成他的福音書,后來才譯成希臘文。
哲羅姆在所著的《名人錄》一書第三章說章「馬太又名利未,本是稅吏,后成為使徒,最初在猶太以希伯來文寫成基督的福音,以期造益受過割禮的信徒。」。哲羅姆補充說,在他的日子(公元第四、五世紀)這本福音書的希伯來文版本存于帕菲利厄斯在凱撒利亞所搜集的藏書中。
雖然以馬太為名的福音書并沒有說馬太是執(zhí)筆者,但早期的教會卻一致表示這部福音書是馬太寫的。也許沒有一本古書能像馬太福音一般把執(zhí)筆者標明出來,從古代希拉波利斯的帕皮亞斯之后,有一系列的早期見證人作證馬太是福音書的執(zhí)筆者,以及這本書確是上帝的話語的一部分。
盡管四福音書均記載了耶穌在世的事跡,馬太福音卻用了一個以耶穌為舊約圣經(jīng)中上帝所應(yīng)許的彌賽亞的角度去看他的生平與教導。為此緣故,本書常將舊約預言與耶穌的生平連貫起來,從而扮演了舊約與新約之間的橋梁。再者,因為耶穌是彌賽亞,本書十分強調(diào)他有權(quán)柄去解釋上帝的律法和天國。
馬太福音的總綱是:基督乃是耶和華神成了肉體來作君王救主,藉著他的死與復活,將他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
宗教改革也如同政治改革一樣,都是歷史上必不可少的改革運動。如今有名的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同樣是屬于宗教改革之后的產(chǎn)物,基督教在國外也被稱之為是新教。
那么,本期宗教文化解析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
還想了解》》新教和天主教的區(qū)別
新教是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后,相對于天主教會、東正教會等舊有勢力的基督教概念,包括直接改革自羅馬教廷的路德宗、加爾文宗、安立甘宗三大教會。而18世紀大覺醒運動、19世紀恢復運動,以及20世紀五旬節(jié)運動等后續(xù)運動產(chǎn)生的教會及團契,則加深了新教內(nèi)部的改革或復原幅度,最后由基要派確立了九項原則。
宗教改革時期產(chǎn)生的三大主流教派主要是指:路德宗、加爾文宗和圣公會。這些教派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反對羅馬教皇對各國教會的控制,宣稱《圣經(jīng)》為信仰的最高原則,不承認教會享有解釋教義的絕對權(quán)威,強調(diào)教徒個人直接與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做中介,由于新教徒對公教的抗議態(tài)度,因此被稱為protestants。
路德宗(lutherans)是經(jīng)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改革而形成的教派。在信仰問題上,路德宗主張自主自治,反對教會的思想和行政控制,強調(diào)“因信稱義”的教義,即人在上帝面前得到救贖,不被定罪,得稱為“義”,全憑內(nèi)心的真正信仰,而不在于遵行教會規(guī)條,故又稱“信義宗”。
加爾文宗(calvinists)是由法國宗教改革家加爾文在瑞士進行的改革而形成的教派。該教派主張由教徒推選長老(elder)管理教會,因此又稱為長老會(presbyterians)。加爾文認為,誰被上帝救贖,誰被棄絕,全由上帝預定,只有上帝的“選民”(chosenpeople)才能得救,并產(chǎn)生信心而稱義,只有自律、節(jié)儉、辛勤工作才能贏得上帝的恩寵和挑選。
這種觀點為最初資本主義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加爾文宗在荷蘭、德國稱為“歸正會”(reformedchurches,意即經(jīng)過改革而復歸正確),在法國稱為“胡格諾派”(huguenot),在蘇格蘭稱為“長老會”,在英格蘭稱為“清教徒”(puritans,該詞源于拉丁文purus,指“清潔”、“純凈”)。
圣公會(anglicans)于宗教改革時期形成于英格蘭,傳入美國后稱為episcopal church。16世紀早期,英王亨利八世以教皇不準他離婚為理由,實行擺脫教皇控制,奪取教會財產(chǎn)的改革。后又通過法案將英格蘭教會立為國教,以英王為最高首領(lǐng),并以坎特伯雷大主教為名義上的領(lǐng)袖。圣公會只是不再服從教皇管轄,在教義和禮儀上與公教區(qū)別不大。
此外新教還有下列一些教派:福音會、清教會、衛(wèi)斯理宗、衛(wèi)理公會、循道公會、浸信會、公理會、福音派、布道會、宣道會、靈恩派、五旬節(jié)會、神召會、基要派、再洗禮派、門諾會、貴格會等。
馬太福音生命查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