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除夕守歲的來歷(除夕夜守歲的來歷)
2022-12-02
更新時間:2022-02-24 01:00:57作者:佚名
“高處不勝寒”意思是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后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覺到孤單寂寞。也比喻一個人在技藝或修為上所達到的極高境界。俗語出自于宋代詞人蘇軾《水調(diào)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边@句詞的意思是:我本可以和著這清風扶搖而上去問問故人,只怕高樓紅墻、層樓疊榭,我經(jīng)不住那高處的寒意。
此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詞以月起興,以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chǔ),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達了在仕途失意時曠達超脫的胸懷和樂觀的景致。
自然界之所以會出現(xiàn)高處不勝寒的情況,是因為大氣的主要熱源是在地球表面,距離地面越遠,氣溫就越低,氣溫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山越高,山地地面溫度與自由大氣溫度的差值就越大,自由大氣對山地氣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就越明顯。
另外,山地海拔較高,使山地的湍流交換作用較強,風力較大,使氣溫不會太高。因而“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