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羅占卜:你們的問題根源出在哪(塔羅牌占卜是否問題牌陣)
2023-09-08
更新時間:2023-09-08 10:06:07作者:佚名
1、以“信”為真理,晉商誠信故事和傳說
2、關于寒衣節(jié)的傳說故事
3、除夕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4、元旦節(jié)的傳說有什么故事
5、人無信不立,古代誠信故事
6、猜你喜歡:
位列中國歷史上十大商幫之首的晉商,之所以能夠在明清兩朝五百年間稱雄全國乃至延伸商業(yè)版圖至海外,除了當家人本身具有出眾的謀略膽識,古代中國圣賢思想的熏陶和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一個“信”字,是晉商骨子里從未斷絕的血液。今天的晉商文化就為你講述幾個晉商誠信故事。
1、永遠的誠信
喬致庸做生意,講究一個“信”字。這可以說是喬家的傳統(tǒng),是晉商的傳統(tǒng),更是整個商界應該傳承的商業(yè)品格。古人常說,無信不商。對于喬家來說,更是如此。喬致庸從小耳濡目染,在他身上能夠看到喬家一貫守信的風格。再加上他從小讀著圣賢書長大,儒家當中所傳達的仁義禮智信更是讓他受益匪淺。在喬致庸眼里,寧可賠錢,也不能失信。他明白,信譽是商家的根基,是商號的命脈。
復盛西鋪是喬家在包頭的一大商號,主要經(jīng)營糧油,不管是質(zhì)量還是分量都有所保證。要知道,在那個市場里,到處都是弄虛作假的商號。有些商家們在賣米面的斗上做手腳,缺斤短兩的事情屢見不鮮。喬家就靠著長期形成的良好信譽讓復盛西在包頭穩(wěn)穩(wěn)站住了腳,到這里購買糧油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次,復盛油坊往山西運送一批胡麻油,經(jīng)手的伙計為了從中謀利而在油中摻假。掌柜的發(fā)現(xiàn)后,將伙計痛斥一番。凡是喬家人都知道,信譽連著財路,信譽沒了,財路也就斷了。掌柜的命人倒掉整批摻假的胡麻油,重新?lián)Q了貨真價實的胡麻油。這個舉動雖然讓喬家損失不少,但是卻為喬家贏得了守信的美名??撮L遠些,這個舉動足以為喬家吸引更多的商戶。
喬家也有“摻假”時候,但是這種“摻假”卻非同一般。喬家的通和店在包頭的糧油店里是一霸,東西從來不缺斤少兩,也不弄虛作假。長久以來,通和店在包頭市場上贊聲一片。每到年跟前的時候,就是通和店最忙的時候,達官貴人也好,平頭百姓也罷,都會到店里來買糧油過年。
所有糧油店的白面、大米都是有等級的,有錢人自然能吃上好一些的米面,窮人家就只能買最普通的糧油。為了能讓窮人也吃上好糧食,喬家故意將上等米面摻到了普通米面里,并按照普通米面的價格賣給窮人。
窮人們知道后自然是對喬家感恩戴德,也會常常光顧通和店。喬家之信,不僅是信譽,還有信義,而且對準的是每個人,不分等級,不分富貴,只要上門就都是客,就都該受到同等禮遇。有這樣的仁厚和誠信,喬家在商場博弈中便勝券在握。
在喬家票號沒落的時候,喬致庸的后人都在延續(xù)著喬致庸的信譽。20世紀30年代,中原大戰(zhàn),經(jīng)濟衰退,晉鈔貶值,晉鈔跟新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大概是250000:1。這對當時的金融業(yè)來說無疑是個危機,但對于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喬家大德通票號來說,完全有望借機翻身。對所有的儲蓄戶都以晉鈔而非新幣支付,那么大德通票號就可以利用差價大賺一筆。但是,如果這樣做,喬家辛苦積累的信譽將毀于一旦。
為了維護商譽,喬家毅然決定收晉鈔,支新幣,讓百姓手上的錢可以在各地自由流通。大德通最終還是倒閉了,可是喬家所留下來的商業(yè)精神卻成為晉商的驕傲,成為整個商界的財富。
寒衣節(jié)是一個祭奠先亡之人的祭祀節(jié)日,這一天正好是寒冷冬天的到來,關于寒衣節(jié)還有這樣一個蔡倫造紙和蔡莫燒紙的傳說故事。那么,本期的老黃歷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關于寒衣節(jié)的傳說故事。
關于寒衣節(jié)的傳說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蔡倫剛發(fā)明出紙時,買賣很好。蔡倫的嫂子慧娘就讓丈夫蔡莫向蔡倫學習造紙?;貋黹_了一家造紙廠,但蔡莫造的紙,質(zhì)量不好,賣不出去,二人很著急。后來,慧娘想了一個辦法,擺脫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裝因急病而死。蔡莫傷心欲絕,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邊燒紙邊哭訴:“我跟弟弟學造紙,不用心,造的紙質(zhì)量太差了,竟把你氣病了。我要把這紙燒成灰,來解心頭之恨?!?/p>
他燒完了又抱來紙燒,燒了一陣之后,只聽見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門開開,我回來了?!边@可把人們嚇呆了,人們把棺材打開,慧娘裝腔作勢地唱道:陽間錢能行四海,陰間紙在做買賣。不是丈夫把紙燒,誰肯放我回家來?
慧娘唱了很多遍說:“剛才我是鬼,現(xiàn)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陰間,閻王就讓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錢,就有許多小鬼幫我,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錢,我把全部的錢都送了他,他就開了地府后門,放我回來了。”蔡莫裝作糊涂:“我并沒有送錢給你?。俊被勰镎f:“你燒的紙就是陰間的錢?!边@樣一說,蔡莫又抱了幾捆紙,燒給他的父母。
在場的人們一聽,便以為燒紙有很大的好處,都向蔡莫買紙?;勰锟犊厮徒o鄉(xiāng)親,這事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鄉(xiāng)親都來買蔡家的紙,燒給自己死去的親人。不到兩天,積壓的紙被搶購一空?;勰铩斑€陽”那一天正是農(nóng)歷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墳燒紙,以示對祖先的懷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還有祭牛王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于春秋秦國。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樹,梓樹忽然化為一頭牛。秦文公令人追殺。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沒有上來。人們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壯、威風凜凜的公牛。這樣的公牛,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驅(qū)疫辟邪、保護牛類的功能。
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個夜晚,許多人稱之為大年夜和除夜等等,是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一個節(jié)日,許多人在這一天都要守歲。除夕這個節(jié)日其實是有許多的傳說的,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接下去就讓老黃歷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除夕的傳說故事有哪些吧。
故事一:七郎射夕
傳說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惡獸——夕,當大雪封山,夕聚會到附近禍害鄉(xiāng)鄰找食物,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這年,村子人在準備避難時,一位好心的婆婆救了餓暈在路邊的孩子,并帶到竹林躲避夕。婆婆告訴孩子,夕追到這,看到人們在伐竹就匆忙走了。
孩子一思索,告訴大家,他有辦法除掉夕,讓大家多砍一些竹節(jié)帶著,回家后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
等到夕再次來襲,孩子出面吸引夕的注意,讓村民往火里扔碎竹節(jié),可大家因為害怕,都僵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過來,紛紛往火里扔起了竹節(jié)。由于是砍伐不久,濕濕的竹節(jié)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跋Α甭牭竭@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里的東西。
夕被嚇跑了,住戶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但是那個救了村莊的聰明孩子卻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七郎。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三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jié)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據(jù)說這就是除夕之名的由來,而掛紅布、點竹節(jié),逐漸演化為后世的貼福字、放炮竹。
故事二:熬年守歲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
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故事三:春聯(lián)門神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
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在漢語中,元旦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元旦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為了慶祝元旦,很多公司、學校都會放假。據(jù)說元旦最早的由來是古埃及人定的。我們一起來看下元旦節(jié)的傳說故事。
大約在公元5萬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已由游牧變成農(nóng)耕,定居在尼羅河的兩岸,他們的農(nóng)業(yè)能否收成與尼羅河發(fā)洪水有很大關系。古埃及人在長期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尼羅河的泛濫時間是有規(guī)律的,他們就每次都把這個時間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泛濫時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
孔子在《論語·顏淵》里說:“民無信不立”,意指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并由此引申,指出人如果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十分深刻地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后歷朝歷代,都不乏誠信之人。今天的古代故事就整理了幾則古代誠信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曾參殺豬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焙⒆勇犃?,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
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真呢?!?/p>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痹拥钠拮佑X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
二、晏殊立信
晏殊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十分湊巧的是,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jīng)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贊賞。
但晏殊并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后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jié)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獎。
晏殊當官后并未迷失自己,每日辦完公事,他總是回到家里,安心閉門讀書。后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贊許,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贊他勤奮,能夠閉門苦讀。
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游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獎的。”皇帝聽了十分高興,稱贊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zhì)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人無信而不立人無信則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