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七夕約會大全(金牛座女生約會)
2023-04-12
更新時間:2023-04-10 10:05:18作者:未知
1、寒衣節(jié)燒包袱怎么寫 燒包袱書寫格式
2、中元節(jié)燒包袱的寫法 如何書寫規(guī)范
3、中元節(jié)寫包 湖北中元節(jié)包袱怎么寫
4、寒衣節(jié)燒寒衣的步驟和方法
5、寒衣節(jié)燒的寒衣怎么剪
6、猜你喜歡:
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tǒng)的寒衣節(jié),人們怕陰間的先祖在冬季中缺衣少穿,于是在這一天將香燭、紙錢、食物等上供給逝者,并焚化冥衣,稱為“送寒衣”,一些地區(qū)則改為“燒包袱”,在紙袋中封入冥紙,封面寫上收寄者姓名稱呼,燒給亡人。那么寒衣節(jié)燒包袱怎么寫,燒包袱書寫格式是怎樣的,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
寒衣節(jié)燒包袱
燒包袱又稱燒包裹,是我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民間每逢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寒衣節(jié),為表“思時之敬”,大都給死去的宗親上墳燒紙。但是有的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上墳的,就以燒包袱代之。
包袱通常是一個大紙口袋,豎一尺,寬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間貼一藍簽,以便書寫亡人名諱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個大白紙或紅紙口袋上印上水墨單線的圖案,四周黑框內(nèi)是佛教梵文音譯的《往生神咒》;中間印一蓮座的牌位,用來填寫亡人名諱。
牌位的右上方印著“金銀財寶冥衣一封”,可根據(jù)情況在下邊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樣;左下方是填寫祭祀人姓名之處,還印有兩個古裝的小人兒,據(jù)說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靈之吏)。
每份包袱皮還附著一張四寸見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國郵政”的郵票。裝好冥錢冥衣后,貼在包袱背后。
寫包袱的格式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豎排,寫給祖人的格式,依次寫“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祖考xx公xx老大人收”、“孫xx曾孫xx玄孫xx祀”。
如果死者的兒子活著,寫包袱時稱呼、落款以兒子為主。即:依次寫“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考xx公xx老大人收”、“男xx率孫xx曾孫xx玄孫xx祀”。包袱的背面寫上“封”字。如若不能到墳前供祭,那就在外地焚化包袱,包袱就要送幾個給“力夫”,包袱正面寫“力夫”二字即可。
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有說法就是包袱背面除了寫“封”字,還要寫上亡故的地點,詳細(xì)程度類似郵遞,但無須具體門牌。
燒包袱的稱謂
例如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
寒衣寄錢
故顯考某府諱xx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xx、xx
孫xx
媳x氏xx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寒衣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初一,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和“寒衣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注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肮省?,死也?!帮@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于父母是否“顯”過,并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
“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有些家族在祖母那一輩,女人沒有學(xué)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
“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陰間與陽間價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羅列,其實并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
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yè)主孤魂野鬼”,右側(cè)寫“魂下受用”。
農(nóng)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jié),這是一個傳統(tǒng)的祭祀節(jié)日,民間有這樣的習(xí)俗,到了中元節(jié)的時候,不僅給先人燒紙錢,還有著燒包袱的習(xí)俗。那么,本期的老黃歷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元節(jié)燒包袱的寫法。
“袱包”是古時祭奠逝者,將冥幣以信袱的方式化給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人郵寄錢財。由于地域不同,寫法也不盡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寫法大有講究,隨著老一輩的逝去,正逐步失傳。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
農(nóng)歷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們中元祭祖的日子。燒包袱,是由燒紙錢演化而來。民間在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靈時,都要燒包袱。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更好地庇佑子孫。將打好的紙錢,用白紙封起來,就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還要用毛筆字寫上敬奉的字樣。
中元節(jié)燒包袱的寫法: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nèi)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jié)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zhǔn)備冥界紙錢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jīng)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nóng)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燒包袱”又叫做“燒包裹”,是我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所謂的“包袱”、“包裹”指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錢包或衣包,是一紙包,內(nèi)裝冥錢、冥衣等物,包袱皮上要寫清楚亡人稱呼和名諱,收受的封數(shù)、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個環(huán)節(jié)叫做“寫包”,是“燒包袱”很重要的一環(huán),而各地講究略有不同。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中元節(jié)寫包格式,湖北中元節(jié)包袱怎么寫。
所謂包袱、包裹,是指從陽世寄往“陰間”(冥國)的錢包、衣包,是一種象征性的東西。一般祭祖的包袱大體上分為兩種,但只在表皮上區(qū)分。一種是用
農(nóng)歷十月初一的寒衣節(jié),民間有祭祖掃墓的習(xí)俗,人們在這一天燒紙錢、寒衣等供品給逝者,據(jù)說這是為了讓陰間的先祖在冬天里不會缺衣少穿,同時能有足夠的錢使用。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寒衣節(jié)燒寒衣的步驟和方法。
首先要提前準(zhǔn)備好供品。一般在會在當(dāng)天上午去準(zhǔn)備。供品張羅好后,家人打發(fā)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干凈,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接下來就是進行拜祭。人們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后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寒衣等置于圈內(nèi),點火焚燒。
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寒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念叨:“xx呀,你活著時辛苦操勞,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開寶馬,風(fēng)風(fēng)光光,氣死閻王!”生怕親人在陰曹地府過不上好日子。
還有的人家,在墳頭劃圓圈時,不忘在旁邊另加個圓圈。其用意乃在救濟那些無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窮極生惡,搶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燒寒衣的注意事項
1、有些地方,在燒紙錢的時候要鋪開,將100元真錢壓在上面,從右至左,從上至下,把整張紙鋪滿。
2、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3、燒紙錢要在地上先畫個圈,不要把自己圈進來,西北角留個口,方便逝去的親人來拿錢。
4、燒紙錢的時候念一下xxx來給你送錢了,這樣逝去的親人才會知道你是誰,才能保佑你。
5、在燒紙錢的時候,最好能準(zhǔn)備棍子,這樣可以拔起壓在下面燒不到的紙錢,注意棍子用完之后不要帶回家。
6、最后一定要等到紙錢燒完才能走,既能防止火災(zāi),又能防止紙錢在被風(fēng)吹走之前被其他人撿走,惹怒逝去的親人。
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一的寒衣節(jié)到來之際,我國民間有掃墓祭祖的習(xí)俗,而“燒寒衣”就是祭祖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今寒衣節(jié)要燒的紙錢、寒衣等,在市面上都能買到,但我國一些地區(qū)依然保留著親手制作的傳統(tǒng),那么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寒衣節(jié)燒的寒衣怎么剪。
我國古代文獻有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也?!?/p>
而清代文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jì)勝·送寒衣》中也寫道:“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于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p>
寒衣節(jié)燒的寒衣怎么剪
1、準(zhǔn)備好正方形的紙和剪刀;
2、把紙對折成三角形,把長邊再往后翻折約6—10毫米,按紙的大小選擇適當(dāng)?shù)膶挾?,作為衣領(lǐng);
3、把三角形的長邊從中間留適當(dāng)對稱的寬度,即脖頸的寬度,然后把多余的那塊折下來;
4、用剪刀剪出袖口,再剪平底邊,就可以了。
剪寒衣的注意事項
1、祭奠逝者的衣服,一般用亮光紙做,尺寸沒有說法,顏色不限,都可以。
2、制作寒衣,不準(zhǔn)不加棉花。做寒衣時,外用蘭紙和內(nèi)用白紙,當(dāng)中薄薄的一層棉花用膠水糊上即可,做冬衣上下一套和鞋子一雙。
燒寒衣的注意事項
最好在上午9點至下午15點之間進行。去墳地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時候,天亮的比較晚,太陽落山卻比較早,上午9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nèi),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干干凈凈,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zhuǎn)化為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rèn)真細(xì)致。
燒給逝者的寒衣必須在寒衣節(jié)或者提前燒。若在十月初一以后的時間燒,死者會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褲子。投生后穿衣用衣袖抹鼻涕,穿褲子踢里踏拉的,這種舉止會伴隨其一生。
寒衣節(jié)上墳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著,兜的土越多,族里人丁越興旺。由家長率領(lǐng)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抬著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瑩前祭拜,叫“上大墳”。
寒衣節(jié)到來之際,要焚化寒衣送給逝者,而對于活著的人們來說,也是需要添衣御寒的時節(jié)。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