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的大豆為何會出現(xiàn)空莢(種的大豆為何會出現(xiàn)空莢呢)
2023-08-19
更新時間:2023-08-19 14:30:08作者:未知
萵筍,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市場?;实男枨罅亢艽螅芏噢r(nóng)民都種上了。然而,病蟲害種類繁多,其中菌核病更為嚴重。一旦感染這種病害,將嚴重降低萵筍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甚至造成歉收。那么如何預防和控制這種疾病呢?讓我們了解一下。
發(fā)病初期,植株莖基部先被破壞,初期病斑呈褐色、水樣,然后逐漸擴展到整個莖部,使莖基部軟腐,受害部位密布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后期形成菌核。菌核開始是白色的,然后逐漸被鼠糞的黑色顆粒所覆蓋。一般來說,菌核病引起的腐病沒有異味,這與細菌性軟腐病不同,萵筍感染該病后,植株下部葉片會變軟變褐,病害向上發(fā)展,上部葉片會枯萎,莖會生病,植株生長不好,甚至整株植物都會枯萎或倒下。
萵筍菌核病的發(fā)生與氣候和公共管理水平密切相關。病原體可通過氣流、雨水和農(nóng)業(yè)勞動傳播。菌核病菌核菌喜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溫度在20℃左右有利于菌核病的發(fā)生,濕度在80%以上。當溫度高于35℃, 這種病更難發(fā)生。低洼易積水的地塊,田間濕度高,病害也比較多,種植過于密集,在生長中后期清除機房基地的老葉、病葉和雜草也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
受感染的農(nóng)田應輪作禾本科作物,或夏季高溫封田時用水灌溉。大棚內(nèi)的高溫可以減少田間的病原菌。加強田間積水,合理密植,注意溝渠排水,及時清除病葉、病株,增加透水性,降低田間濕度。種子可以用鹽水或硫酸銨溶液沖洗,然后用55%的鹽水浸泡℃ 用水消毒15分鐘。生長中后期易發(fā)病。在莖基部、老葉和地面噴化學藥劑,每7天噴一次。最好控制病情,但要注意藥物的輪換,并注意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
以上是萵筍菌核病防治技術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知道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