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年檢 電動車年檢需要多少錢
2023-12-03
更新時間:2023-12-03 20:14:50作者:佚名
(原標題:讀懂中國|鄭永年對話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中美關系要解決認知和敘事問題)
12月2日,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正式開幕。在午餐演講環(huán)節(jié),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qū)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與中國人民外交學會顧問、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
主持人(左):鄭永年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qū)研究院理事長)
演講人(右):崔天凱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會顧問、中國前駐美大使)
鄭永年:
當中美產生貿易沖突后,中美關系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當時很多人跑來問我,中美關系會怎么樣。我說,“我要找個機會跑去華盛頓問問崔大使,問了崔大使以后才能回答你”。
今天,崔大使給我們帶來的午餐演講主題就是“中美關系之間的認知問題和敘事問題”,我剛才跟崔大使溝通,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因為受“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邀請,差不多每次鄭必堅老先生都邀請我參加,我也差不多每次都參加。
我一直在想,如何讀懂中國?我覺得“敘事”非常重要。今年,我剛剛出版了一本書叫《中國敘事》,是講方法論問題的,今天崔大使為我們講的是圍繞中美關系如何敘事,中美之間如何互相認知,不同的敘事模式會對兩國之間的關系產生特別影響。
崔天凱:
今年是“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十周年,十年來這個平臺為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和內外政策的了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影響深遠。今天上午,習近平主席在給“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賀信中特別指出,讀懂中國的關鍵是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這為會議基調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讀懂,是要解決認知問題。當然,為了讀懂也需要研究怎么講好,這兩者都涉及有沒有正確的敘事。可以說,現在世界上特別是一些西方國家關于中國的一些敘事,有些是誤解,有些是刻意歪曲,這都是誤導,妨礙了人們對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和內外政策的正確認知。
我在這里想結合我的工作體會,指出幾個西方關于中國對外政策的錯誤敘事,希望有助于會議的討論。我在這里講的完全是我的個人看法,請大家批評指正,并不代表官方的政策宣傳,也不代表會議主辦方,完全是個人意見,希望我的講話能夠起到咖啡的“提神作用”。
一是關于中國在世界上的戰(zhàn)略意圖。
有一種敘事認為,中國在世界上的戰(zhàn)略意圖就是要挑戰(zhàn)和取代美國的霸權,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誤判,也產生了嚴重的誤導。
近年來,中美關系遭遇困難,一些人的底層邏輯也與此相關。中國的發(fā)展目標是什么?中國希望有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本來不是秘密,更不需要隱瞞。中國領導人早就向世界講得清清楚楚: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在國際上,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等。
兩個多星期之前,習近平主席在美國舊金山的演講指出,我們決不會走通過戰(zhàn)爭、殖民、掠奪、脅迫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當然,中國在世界上是反對霸權主義的,我們從來都不認同一兩個國家或者小集團主導甚至統(tǒng)治世界,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還是如此。但是這并不同特定的國家掛鉤,更不意味著要以我們的霸權取代別人的霸權,而是反對任何霸權企圖,不論來自何方,不論何人所為。同樣,我們也會堅定維護國家正當利益和發(fā)展權利,反對任何遏制打壓,不論來自何方,不論何人所為。
在中方如此光明正大、清晰無誤表明立場的情況下,為什么有人要制造和傳播中國要同美國爭霸的錯誤敘事?可能有的是因為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國家性質和政策宗旨,那么就請他們多了解、多傾聽、多來參加“讀懂中國”的會議。還有的可能是以己度人,那么就請他們放下成見,重新認識今天的世界,認清歷史潮流所望、世界民心所向,用中國人熟知的一句話來說,希望他們改造世界觀。
二是關于中國多邊外交政策。
近年來,總是有人指責中國的多邊外交政策咄咄逼人,搞欺凌、脅迫,這又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敘事。中國的周邊外交方針是始終如一的,就是與鄰為善,與鄰為伴。實際上,中國同許多鄰國友好的合作關系在不斷發(fā)展深化,在各方的持續(xù)努力下,我們這個地區(qū)的形勢總體是穩(wěn)定的,區(qū)域合作穩(wěn)步推進,亞太經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當然,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同一些周邊國家之間存在著尚未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事實。但是,中國和有關國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睦鄰友好合作是共同利益所在,是應該共同維護的大局。分歧和問題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協商管控、逐步解決,不能影響大局,這個共識符合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體現了亞洲的智慧,多年來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崔天凱發(fā)表演講
三是關于臺灣問題。
必須首先指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事關中國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所以我們說這是核心利益的核心。
臺灣問題之所以成為中國外交需要經常交涉的問題,之所以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完全是因為美國介入了中國內政,不斷干涉中國內政,阻礙中國的統(tǒng)一進程。
我們把臺灣問題作為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同美方交涉,是要求美國改變錯誤政策,消除消極影響,絕不意味著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有主導權。對于臺海局勢,美國可能有重要影響,但是中國終將統(tǒng)一,也必然統(tǒng)一,這是任何人都不可逆轉的,包括美國在內。中美之間有三個聯合公報,構成中美關系的基本框架,其中最關鍵的是一個中國的原則。我要說的是中國統(tǒng)一了,就能從根本上消除臺海局勢的不穩(wěn)定性。
四是關于中國的外交風格。
近年來,對于中國的外交風格有不少說法,其中很多是友好的鼓勵、善意的期待,同時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敘事,以偏概全或者只看表面現象,不問精神實質。
外交風格是外交政策內在精神的外交體現。中國外交政策如果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說對獨立自主的始終堅持,對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在這個前提下,外交的風格、處理問題的手法當然不可能也不應該千篇一律,必須豐富多彩、機動靈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一定要為中國外交風格找一個形象代表,我愿意選擇西游記中的孫悟空,這個形象來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鮮明的中國文化元素。孫悟空忠誠堅定、善惡分明、本領高強,在中國家喻戶曉,從領袖到老百姓,從老人到小孩都喜歡,在國際上也很有名氣。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毛澤東主席寫過夸獎孫悟空的詩句:“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這雖然寫于60多年前,但今天讀起來仍然感到他說的就是當今世界,我之所以要在這里提出敘事問題,因為敘事反映認知、決定態(tài)度也影響行為。近年來,錯誤的敘事誤導輿論、煽動對抗、制造緊張,嚴重沖擊國際形勢,損害國家間關系,阻礙人類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我十分認同的基辛格博士在他的著作《論中國》最后一段說,倘若美國和中國能夠同心協力建設世界,而不是震撼世界,那將是何等大的成就。我在此引用他的話,向他再次表示敬意,并且衷心希望他的殷切期待能夠成為中美雙方共同的敘事、共同的努力,以便實現中美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鄭永年:
崔大使分別從大國外交、中國周邊外交、臺灣問題、中國外交風格四個方面講國際關系里面的認知問題,我覺得非常受啟發(fā)。
你剛才在講認知問題、話語問題,包括我自己也是接受美國大學教育的,我們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在中國的大學接受教育,學的都是基于西方實踐經驗的國際關系理論或者外交關系理論,很容易接受西方美國的那套話語。如何從這些話語上跳出來,確立基于我們中國的國際經驗、外交關系上的話語權?
鄭永年現場提問
崔天凱:
從大的層面來說,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的理解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中國的國情。這落實到外交、國際關系上,當然西方提出了很多理論,有些也是不錯的理論,但是不是能解決我們的關切、能不能體現我們的利益和訴求、能不能解決我們的疑惑?恐怕也不能完全依靠這個,我們還應該根據我們自己的國情、文化、國家性質提出自己的看法。
鄭永年:
習近平主席上午給“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賀信里說,讀懂中國,關鍵就是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把“敘述”做好。中國式現代化有兩部分:中國式+現代化,在你看來,作為一個外交官,如何定義我們的中國式?
崔天凱:
我覺得中國式現代化是針對整個國家的情況,肯定包括外交,但是不限于外交。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講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符合中國國情的五大特點,其中有一條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這好像與外交的關系更直接一點,我們是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來實現現代化,其他幾條也是有各種各樣的關系,比如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共同繁榮等,中國如果走出一條與歷史上已有的發(fā)達國家不一樣的現代化道路,這就是開創(chuàng)了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條新天地,世界上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有另外的路可以走,而且也可以走得很好,這對外交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底氣所在,也是辦好外交的一個很大的基礎。
崔天凱發(fā)表演講
鄭永年:
你剛才說國際關系理論或者外交理論領域要有基于中國的實踐經驗,我是一個學者,沒有任何的外交經驗,但是我們讀基辛格老先生的《大外交》,對我們非常有用。如果沒有他這些著述,我們很難理解真正的外交是什么。
謝謝崔大使的精彩演講和分享經驗。
【采寫】南方+記者 劉珊
【攝影】見習記者 鄭新洽